[实用新型]一种防堵蹲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564.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坤 |
主分类号: | E03D11/04 | 分类号: | E03D11/04;E03D11/13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蹲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具,特别涉及一种防堵蹲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单位、工厂及门市等地方的卫生间所使用的大都是蹲便器。蹲便器一遇到堵塞的问题就很麻烦,特别是当一些硬物(如瓶盖、玩具、玻璃、木棍等)堵在了蹲便器的排污口时,即便是有疏通管道工人的帮助,恐怕也无能为力。蹲便器不像坐便器一样,可以把马桶打开,用工具把堵在下水道内的杂物取出即可疏通,蹲便器大都是用水泥封死在了地面上的,能疏通的唯一方法便是砸碎蹲便器,重新安装新的蹲便器,这样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疏通功能的防堵蹲便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堵蹲便器,包括设有上下底板的便盆主体和装在便盆主体两侧的踏板,便盆主体的上底板上设有上排污口,便盆主体的下底板上设有下排污口,下排污口与上排污口交错设置,下排污口与上排污口之间的下底板上设有水封高度卡,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上排污口与水封高度卡共同构成了封闭下排污口废气的存水弯,其特点是,与下排污口相对的上底板上设有疏通孔,疏通孔上设有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密封塞上设有带外沿的盖板和塞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盖板上外沿的宽度为3mm~8m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以上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疏通孔的孔径为30mm~8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疏通孔,在下排污口堵住后直接从疏通孔处竖向取物,方便疏通;疏通孔与下排污口相对设置,方便取物;设密封塞,使得下排污口处的废气不从疏通孔处飘出,保证了原有的防臭功能;设外沿,方便密封塞的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疏通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盖板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4是盖板的第二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堵蹲便器,包括设有上下底板的便盆主体1和装在便盆主体1两侧的踏板2,便盆主体1的上底板4上设有上排污口5,便盆主体1的下底板7上设有下排污口9,下排污口9与上排污口5交错设置,下排污口9与上排污口5之间的下底板7上设有水封高度卡8,所述上底板4、下底板7、上排污口5与水封高度卡8共同构成了封闭下排污口9废气的存水弯6,与下排污口9相对的上底板4上设有疏通孔10,疏通孔10上设有密封塞3。
实施例2,参照图3或图4,实施例1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密封塞3上设有带外沿11的盖板12和塞体13,所述塞体13可以为卡块,沿盖板12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卡块至少设三个,才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所述塞体13可以为柱状管体,管体外壁上沿管体轴线并列设有若干与疏通孔10内壁配合的条纹。
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盖板上外沿11的宽度为3mm。
实施例4,实施例2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盖板上外沿11的宽度为5mm。
实施例5,实施例2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盖板上外沿11的宽度为8mm。
实施例6,实施例1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疏通孔10的孔径为30mm。
实施例7,实施例1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疏通孔10的孔径为50mm。
实施例8,实施例1所述的防堵蹲便器中:所述疏通孔10的孔径为80mm。
当蹲便器下排污口9被堵住后,通过外沿11将上底板4处的密封塞3撬开,用其他取物工具将堵在下排污口9处的硬物或杂物从疏通孔10中取出,对于较大的硬物,也可从疏通孔10处将下排污口9的大硬物塞回存水弯6里,再从上排污口5中取出;当蹲便器良好时,盖好密封塞3,防止废气从疏通孔10处冒出。
该装置的疏通孔10在蹲便器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模具可进行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坤,未经邱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