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748.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蓝宝精灵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餐饮、桑拿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申请号:201320578189.3;授权公告号:CN203478184U],包括侧部具有进料口和顶部固连有出烟管的燃烧室,所述的出烟管侧部开设有与燃烧室相连通的出烟孔且出烟管顶部固连有蓄水室,所述的蓄水室的侧部开设有进水口且蓄水室顶部具有出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室上穿设有若干根横向设置的呈筒状的热交换管,所述的蓄水室侧部固连有将热交换管一端部和出烟孔笼罩在一起的第一导烟箱,所述的第一导烟箱中固连有将部分热交换管的端部与出烟孔分隔开的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导烟箱固连有供通过热交换管的高温烟气排出的排烟管,所述的蓄水室侧部还固连有将热交换管另一端部笼罩的第二导烟箱。
上述的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具有热转换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高温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较短,影响热交换,热转换效率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热转换效率高的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炉体和进水管,所述的炉体下部具有与炉体内炉膛相通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的炉体内固定有位于燃烧室上方并延伸至顶盖外周的水箱,所述的水箱呈筒状并紧贴炉体内壁设置,所述的进水管固连于炉体侧部并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的炉体内固定有呈筒状且与水箱同轴设置的卫燃筒,所述的卫燃筒的上端顶触于顶盖的下部,所述的卫燃筒外周面的中部具有一圈向外凸出的挡圈,所述的挡圈将炉膛分隔成下烟腔和上出烟腔,所述的卫燃筒的下部开设有与下烟腔相连通的进烟口,卫燃筒的上部开设有与上出烟腔相连通的出烟口,所述的炉体侧部固连有穿过水箱并与上出烟腔相连通的出烟管。
本蒸汽发生器实际使用时,水箱顶部连接有出汽管,出烟管供余热回收装置连接;本蒸汽发生器工作时,进水管向水箱内进水,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被水箱吸收,使得水箱内的水受热产生蒸汽,最后从水箱顶部的出汽管排出,燃料燃烧产生的位于下烟腔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从卫燃筒的下部的进烟口进入,之后再从出烟口进入上出烟腔内,最后从出烟管排出至余热回收装置中,高温烟气会在卫燃筒内滞留,这样使得炉膛内温度升高,炉膛内保持较高温度,使得热量有效传递至水箱,热转换效率高。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卫燃筒的下端延伸至炉体的中部处。这样卫燃筒的长度较佳,卫燃筒具有合适的供高温烟气滞留的滞留空间,高温烟气滞留于卫燃筒内的时间长,使得炉膛的温度高。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水箱的内壁焊接有一圈翻沿,所述的翻沿支撑于所述的挡圈的下部。翻沿不仅起到支撑挡圈作用,而且进一步起到分隔作用,下烟腔内的高温烟气不会从翻沿处进入到上出烟腔中。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水箱的内壁焊接有一圈支撑于顶盖下部的翻边,所述的翻边的边沿嵌入卫燃筒的上端。翻边起到支撑顶盖的作用,还起到密封作用,避免上出烟腔内的高温烟气从顶盖外周散发。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出烟口的数量为一个,出烟口靠近顶盖并背向出烟管设置。这样高温烟气经过卫燃筒内部的长度较长,滞留时间长,之后高温烟气从出烟口进入上出烟腔,因出烟口背向出烟管设置,所以高温烟气会在上出烟腔滞留,再从出烟管排出,使得上出烟腔内温度高,提高了炉膛的整体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进烟口包括卫燃筒下端的底部进烟口和卫燃筒下部侧面开设有侧部进烟口。进烟口的数量多于出烟口,使得高温烟气的进烟量多于出烟量,高温烟气在卫燃筒内滞留时间长,升温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简单紧凑,卫燃筒的设置使得高温烟气于卫燃筒内滞留,提高了炉膛内温度,使得热量有效传递至水箱,热转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炉体;2、进水管;3、燃烧室;4、顶盖;5、水箱;6、卫燃筒;7、挡圈;8、下烟腔;9、上出烟腔;10、出烟口;11、出烟管;12、翻沿;13、翻边;14、底部进烟口;15、侧部进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蓝宝精灵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蓝宝精灵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