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式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769.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平;卢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式 大功率 电机 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嵌式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机启动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起动器是一种集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晶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其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软起动器,控制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机输入电压从零以预设函数关系逐渐上升,直至起动结束,赋予电机全电压,即为软起动,在软起动过程中,电机起动转矩逐渐增加,转速也逐渐增加。
但现有的大功率软启动器其内部中的晶闸管中的触头一般利用金属导线连接与导电散热器相连,而在触头通电吸附后导线会随之移动,长时间使用导线极易出现破损现象,从而无法使用,也会有断电风险,降低其使用安全性。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利用导电机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电线,从而确保启动器使用中的安全及可靠性,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嵌式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该启动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若干个晶闸管,而若干个晶闸管相互平行分布且呈并联连接,每个晶闸管包括导电触头及导电散热器,所述导电散热器一端设置有导电铜片,而该导电铜片通过与导电触头连接,形成通路结构。
进一步,所述导电触头包括底座及导电机构,所述底座为固定于壳体底面上的支撑构架,而所述导电机构固定于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导电机构包括铜排及跷板组件,铜排固定于底座上端,而跷板组件位于铜排上;所述跷板组件包括支架及导电跷板,所述导电跷板架设于支架上并利用通电后的吸附力实现导电跷板与铜排的连接,从而形成接触开关结构。
进一步,所述导电铜片与铜排为一体式成型的铜片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一体式结构,该底座上端开设有开孔,而该开孔边相对两沿向上延伸形成导电机构的限位板,从而实现该底座与导电机构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空腔内安装一金属导电线圈实现通电,而导电线圈通电后将导电机构吸附,从而正常工作,而本新型导电机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电线,从而确保启动器使用中的安全及可靠性,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触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内嵌式大功率电机软启动器,其位于电源及被控制电机之间并嵌入控制箱体内部,从而形成嵌入式结构,并前后分别与电源及被控制电机电连接,形成串联结构;该启动器包括壳体1及安装于壳体内的若干个晶闸管2,而若干个晶闸管2相互平行分布且呈并联连接,每个晶闸管2包括导电触头3及导电散热器4,所述导电触头3一端与导电散热器4连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前述导电触头3包括底座31及导电机构32,所述底座31为固定于壳体1底面上的支撑构架,而所述导电机构32固定于底座31上;所述导电机构32包括铜排321及跷板组件322,铜排321包括铜排本体100及导电铜片101,其中导电铜片呈L形状,该铜排321固定于底座31上端,而跷板组件322位于铜排321上;所述跷板组件322包括支架300及导电跷板301,所述导电跷板301架设于支架300上并利用通电后的吸附力实现导电跷板301与铜排321的连接,从而形成接触开关结构;所述底座31为一体式结构,该底座31上端开设有开孔311,而该开孔311边相对两沿向上延伸形成导电机构的限位板312,从而实现该底座31与导电机构32的连接。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压滤机顶紧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