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子快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5207.6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华;李子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万盛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韩淑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子快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子快拆结构。
背景技术
在制作大型五金模具时,为了方便调试模具,通常需要对模具中的入子进行更换,因此会将入子做成可拆卸形式。更换入子所消耗的时间会影响到调试模具的效率,从而导致模具的制造成本较高以及制作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拆卸的入子结构。
一种入子快拆结构,包括一入子。入子设置有一用于在利用一螺丝将入子拔出产品时使用的入子孔。螺丝包括一螺丝头和一螺杆。螺丝头的横截面形成为两短边为弧形的矩形。入子孔包括可使螺丝头穿过的中间孔段以及在中间孔段两端形成的沉头孔。中间孔段的横断面形成为两短边为弧形的矩形。沉头孔的尺寸略大于中间孔段的尺寸。
进一步地,入子孔的中间孔段的内侧壁形成有螺纹。螺丝的螺杆远离螺丝头的一端形成有与中间孔段的内侧壁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地,螺杆的长度大于入子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入子快拆结构,需要将入子拆卸下来时,只需要将螺丝安装在拔销器上,将螺丝的螺丝头对准入子孔的形状,从入子的入子孔的一端伸入入子孔中,然后将螺丝旋转90度,使螺丝头卡在入子孔另一端的沉头孔处,再用拔销器稍微用力将入子从模具中拔出。采用这样的快速拆卸入子的方法,不仅可以很方便地调试模具,而且可以降低模具成本以及减少模具的制作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入子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入子的主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螺丝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螺丝的俯视图。
图5为螺丝伸入入子中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螺丝伸入入子中的主视图。
图7为螺丝与入子装配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螺丝与入子装配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入子快拆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入子快拆结构包括一入子10。通过将热处理好的材料线切割成入子10,并在入子中线切割出一入子孔。该入子孔用于利用一螺丝20将入子拔出产品。
如图3和图4所示,螺丝20包括一螺丝头21和一螺杆22。螺杆22呈圆柱状,在螺杆22远离螺丝头21的一端形成有螺纹23。对螺丝的螺丝头21进行加工,使其横截面形成为两短边为弧形的矩形。优选该矩形两长边之间的距离与螺杆的直径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入10的入子孔包括可使螺丝头穿过的中间孔段11以及在中间孔两端形成的沉头孔12。中间孔段11的横断面形成为两短边为弧形的矩形。中间孔段11的横断面略大于螺丝头的横截面。在通孔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螺杆上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未图示)。优选沉头孔的形状与中间孔段的形状相同,其尺寸略大于中间孔段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沉头孔的形状也可以与中间孔段的形状不同,只要使沉头孔略大于中间孔段即可。
在入子上可以根据产品需要设置任意形状的冲孔13。当入子与产品配合时,可以用普通的沉头螺丝与入子孔配合,将入子紧紧固定在产品中,而不影响产品美观。
如图5至图8 所示,由于螺丝头21的横截面略小于入子的通孔的横截面,使螺丝的螺丝头21对准入子孔,将螺丝的螺丝头21一端从入子孔的一端伸入,当螺丝头21穿过入子孔的中间孔段11,将螺丝20旋转90度,使螺丝头21卡在入子孔另一端的沉头孔12处,此时,螺杆22上的螺纹23与入子孔11上的螺纹相啮合,使螺丝20紧紧地卡在入子孔中。
因此,需要将入子10从模具中拆卸下来时,只需要将螺丝20的螺杆22一端安装在拔销器(未图示)上,将螺丝的螺丝头21对准入子孔,使其从入子孔的一端伸入入子孔中,然后将螺丝旋转90度,使螺丝头卡在入子孔中,再用拔销器稍微用力将入子从模具中拔出。采用这样的快速拆卸入子的方式,不仅可以方便地调试模具,而且可以降低模具成本以及减少模具的制作周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万盛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万盛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5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