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6889.2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辉;刘小平;吴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明正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H01F27/4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34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浸式 变压器 节油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局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就是将变压器本体的线圈和磁芯浸泡在专用的变压器节油箱的油液里面,这样的好处是,即可以散热又可以使线圈与空气隔绝防止空气中的湿气对变压器的磁芯造成腐蚀,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灭弧作用。通常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在变压器本体的一侧,节油箱的上部设置有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分接开关上部位于节油箱上端盖的上方,分接开关下部贯穿节油箱上端盖且延伸至节油箱的内部,节油箱的上端盖上表面与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变压器线圈从侧面引出分接引线,与分接开关下部的电气部分连接,而分接开关下部的电气部分与变压器线圈分接引线的整体高落差有将近1米,由于分接开关电气部分都是带电体,再加上额定电压是35kV等级的,从线圈引过来的分接引线要转一角度再向斜上才能和分接开关形成电气联接,即分接引线与线圈轴线之间有一个锐角的夹角,在此情况下极易产生变形、松动、放电现象,给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节油箱内开关正下方是个不能安装任何部件的空间,填充其内的绝缘油完全是浪费,没有任何经济作用,造成了绝缘油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结构,包括一个变压器本体和一个节油箱,所述节油箱安装在变压器本体的一侧,节油箱的上端盖与变压器本体的上端盖呈阶梯状结构,所述节油箱的上端盖上表面低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端盖上表面,所述节油箱的上部设置有变压器的分接开关,所述分接开关上部位于节油箱的上端盖的上方,所述分接开关下部为电气部分,所述分接开关下部贯穿节油箱的上端盖且延伸至节油箱内部,变压器线圈的侧面设有引出的分接引线,所述分接引线与所述分接开关下部电气部分电连接,所述分接引线为水平导线组。
所述分接开关下部与所述节油箱的上端盖之间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传统技术相比,节油箱相对于变压器本体整体下沉,呈一个阶梯状结构,也使得分接引线可以直接水平引出,不必向上弯折,极大的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分接开关下部的正下方没有浪费的空间,节约了相应的钢材和绝缘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3.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来调整分接开关下部的电气部分的整体高度,直至分接引线能够以水平状态引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变压器本体,11为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盖,2为节油箱,21为节油箱的上端盖,3为分接开关,31为分接开关上部,32为分接开关下部,4为变压器线圈,5为分接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节油箱安装结构,包括一个变压器本体1和一个节油箱2,所述节油箱2安装在变压器本体1的一侧,节油箱2的上端盖21与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盖11呈阶梯状结构,所述节油箱2的上端盖21上表面低于所述变压器本体1的上端盖11上表面,所述节油箱2的上部设置有变压器的分接开关3,所述分接开关上部31位于节油箱的上端盖21的上方,所述分接开关下部32为电气部分,所述分接开关下部32贯穿节油箱2的上端盖21且延伸至节油箱2内部,变压器线圈4的侧面设有引出的分接引线5,所述分接引线5与所述分接开关下部32电气部分电连接,所述分接引线5为水平导线组。与传统技术相比,节油箱2相对于变压器本体1整体下沉,呈一个阶梯状结构,也使得分接引线5可以直接水平引出,不必向上弯折。同时,分接开关下部的正下方就没有浪费的空间,节约了相应的钢材和绝缘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所述分接开关下部32与所述节油箱2的上端盖21之间为螺纹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来调整分接开关下部的电气部分的整体高度,直至分接引线能够以水平状态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明正变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明正变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