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塑性板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294.9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12;B32B27/0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板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热塑性板材结构。
背景技术
在加工领域,经常需要将各种板材进行拼接,以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而大部分板材会采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拼接。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由于其优异的力学物性等因素而被广泛用于汽车等产业用途中,如采用连续纤维的蜂窝板材。目前蜂窝板材一般只具有三层结构,其中中间是蜂窝板芯,外面两层是连续纤维在热融性树脂中浸渍形成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目前所使用的连续纤维在开放的环境下使用热融性树脂进行浸渍,即挤出热融性树脂的挤出模头对连续纤维的一面进行浸渍,但这种蜂窝板材的整体物理性能不是很高,如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等,这样就个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美观、连接强度高,板材受力均匀,可回收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板材重量大、抗冲击力不强及吸音性能差的问题的热塑性板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板材结构,包括面料层,面料层下表面设有增韧粘接层,增韧粘接层与面料层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增韧粘接层下表面设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厚度与增韧粘接层厚度相等,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与增韧粘接层之间固定连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下表面设有蜂窝板芯,蜂窝板芯上包覆有增强热塑性预固结片层,增强热塑性预固结片层固定在蜂窝板芯上,蜂窝板芯下表面设有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粘接在蜂窝板芯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纺布层是聚丙烯纤维和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增韧粘接层厚度为十至二十毫米。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增韧粘接层上包覆有增强吸音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热塑性板材结构美观、连接强度高,板材受力均匀,可回收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板材重量大、抗冲击力不强及吸音性能差的问题,便于与各种板材拼接,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料层;2.增韧粘接层;3.固定件;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5.蜂窝板芯;6.无纺布层;7.增强热塑性预固结片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热塑性板材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面料层1,面料层1下表面设有增韧粘接层2,增韧粘接层2与面料层1之间通过固定件3连接,增韧粘接层2下表面设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4厚度与增韧粘接层2厚度相等,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4与增韧粘接层2之间固定连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4下表面设有蜂窝板芯5,蜂窝板芯5上包覆有增强热塑性预固结片层7,增强热塑性预固结片层7固定在蜂窝板芯5上,蜂窝板芯5下表面设有无纺布层6,无纺布层6粘接在蜂窝板芯5上,所述无纺布层6是聚丙烯纤维和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混合物,所述增韧粘接层2厚度为十至二十毫米,所述增韧粘接层2上包覆有增强吸音层。
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板材结构美观、连接强度高,板材受力均匀,可回收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有效解决了传统板材重量大、抗冲击力不强及吸音性能差的问题,便于与各种板材拼接,适用范围广。所述无纺布层6是聚丙烯纤维和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两者之间所产生的混合物,使其使用效果更加良好;所述增韧粘接层2厚度为十至二十毫米,增强了使用性能;所述增韧粘接层2上包覆有增强吸音层,具有一定的吸音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泡罩的铝箔
- 下一篇:盘式刹车片下拉式四缸液压机模具冲头擒纵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