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404.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26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序 脱机 下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电脑将程序下载至目标芯片中以供电子产品使用,电脑的成本高,且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在生产过程中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包括:
串口模块,所述串口模块的输入端与电脑连接,将下载电脑的数据模块转换为串口数据模块;
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串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目标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并控制串口模块中的串口数据模块写入至目标芯片中。
进一步的,所述串口模块包括串口接头、串口芯片和连接口,所述串口接头和所述连接口均电连接在所述串口芯片上,所述串口接头还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连接口还与电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为4pin连接口或USB连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目标芯片之间还连接有下载次数限制器。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外设存储器。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锁扣,所述串口模块和所述单片机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安装目标芯片的卡槽,所述卡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口,所述卡槽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向外弧形突起。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中串口模块将单片机与电脑电连接,将程序数据模块下载至单片机中,单片机与电脑断开并将程序数据模块写入目标芯片中,不需要电脑即可实现脱机下载的功能,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串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串口接头,2、串口芯片,3、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程序脱机下载装置,包括:
串口模块,串口模块的输入端与电脑连接,将下载电脑的数据模块转换为串口数据模块;
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入端与串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目标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存储并控制串口模块中的串口数据模块写入至目标芯片中。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串口模块包括串口接头1、串口芯片2和连接口3,串口接头1和连接口3均电连接在串口芯片2上,串口接头1还与单片机电连接,连接口3还与电脑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口为4pin连接口或USB连接口。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程序脱机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脑中的程序数据模块下载至串口模块中;
S2、串口模块与电脑断开连接,串口模块将上述程序数据模块转换为串口数据模块并传送给单片机;
S3、单片机存储并控制上述程序数据模块写入至目标芯片中。
本实施方式中串口模块将单片机与电脑电连接,将程序数据模块下载至单片机中,单片机与电脑断开并将程序数据模块写入目标芯片中,不需要电脑即可实现脱机下载的功能,更加方便。
作为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外设存储器。
作为第三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设置有外壳,外壳外侧设置有锁扣,串口模块和单片机设置于外壳内部。本实施方式增加的外壳可防止水溅到单片机上造成损坏,锁扣可将该程序脱机下载装置锁在某处,防止被盗遗失从而盗走单片机中的程序数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外壳上设置有安装目标芯片的卡槽,卡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口,卡槽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向外弧形突起,方便目标芯片的拿取。
作为第四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单片机与目标芯片之间还连接有下载次数限制器。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程序脱机下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脑中的程序数据模块下载至串口模块中;
S2、串口模块与电脑断开连接,串口模块将上述程序数据模块转换为串口数据模块并传送给单片机中;
S3、单片机存储并控制上述程序数据模块写入至目标芯片中;若写入一次,则下载次数限制器相应的减少一次,直至下载次数限制器的限制次数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