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装温度保险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623.X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喜;佟卫东;陈林;杨巨星;郭伟;刘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2 | 分类号: | H01C1/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保险 电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器,特别是含有温度保险丝的壳装电阻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温度保险电阻器的结构包括壳体1、电阻2和温度保险丝3,所述的电阻2设置有左侧的第一引线21和右侧的第二引线22,所述的温度保险丝3设置有左侧的第三引线31和右侧的第四引线32,电阻2和温度保险丝3上下叠置在壳体1内,电阻2的第一引线21和温度保险丝3的第三引线31连接,电阻2的第二引线22经过两次折弯从壳体1下端面左部伸出壳体1外侧,温度保险丝3的第四引线32经过一次折弯从壳体1下端面右部伸出壳体1外侧,壳体1内还设置有绝缘板4,绝缘板4将第一引线21和第三引线31的连接处与第二引线22隔离开,防止其发生短路,组装完成后向壳体1内灌胶密封。
但是上述温度保险电阻器有以下缺点:1、电阻和温度保险丝焊接后需要在壳内进行多次弯曲成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2、留在壳内的引线过长,会引起爬电风险,容易导致高压不良;3、上述温度保险电阻器实际使用时只能按照卧式成型方式安装,适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加工的壳装温度保险电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装温度保险电阻器,包括壳体、电阻和温度保险丝,所述的电阻设置有左侧的第一引线和右侧的第二引线,所述的温度保险丝设置有左侧的第三引线和右侧的第四引线,电阻和温度保险丝上下叠置在壳体内,电阻的第一引线和温度保险丝的第三引线连接,组装完成后向壳体内灌胶密封,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四引线穿过壳体的右端面伸出壳体外侧,电阻的第二引线折弯穿过壳体的左端面伸出壳体外侧。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电阻和温度保险丝生产时只要弯曲一次就可达到安装要求,生产极为便利,提高生产的效率;电阻和温度保险丝的引线在壳体内留存距离最短,减少发生高压爬电等异常的概率;而且去除了壳体内多余的安装部件,减小了本壳装温度保险电阻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安全可靠、便于加工。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壳装温度保险电阻器简称为本电阻器。
本电阻器温度保险丝的第四引线伸出壳体外侧部分向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本电阻器电阻的第二引线伸出壳体外侧部分沿壳体长度方向折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得本电阻器变成立式的温度保险电阻器,适用于更多安装环境。
本电阻器温度保险丝的第四引线伸出壳体外侧部分沿壳体高度方向折弯;本电阻器电阻的第二引线伸出壳体外侧部分沿壳体高度方向折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得本电阻器变成卧式的温度保险电阻器,适用于更多安装环境。
本电阻器温度保险丝的第四引线与电阻的第二引线之间最小间距大于5mm;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满足安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温度保险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电阻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电阻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电阻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
本电阻器包括壳体1a、电阻2a和温度保险丝3a,电阻2a两端分别延伸有左侧的第一引线21a和右侧的第二引线22a,温度保险丝3a两端分别延伸有左侧的第三引线31a和右侧的第四引线32a,电阻2a和温度保险丝3a上下叠置在壳体1a内,壳体1a呈长方体状,电阻2a的第一引线21a和温度保险丝3a的第三引线31a焊接,温度保险丝3a的第四引线32a穿过壳体1a的右端面水平伸出壳体1a外侧,电阻2a的第二引线22a折弯穿过壳体1a的左端面水平伸出壳体1a外侧,组装完成后向壳体1a内灌胶密封,温度保险丝3a的第四引线32a与电阻2a的第二引线22a之间最小间距大于5mm。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温度保险丝3b的第四引线32b伸出壳体1b外侧部分向壳体1b长度方向向右延伸;电阻2b的第二引线22b伸出壳体1b外侧部分沿壳体1b长度方向向右折弯,温度保险丝3b的第四引线32b与电阻2b的第二引线22b之间最小间距大于5mm。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孔的磁铁
- 下一篇:一种动车车顶抗污闪复合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