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689.9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斌;胡增坤;陈敬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神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氧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氧车。
背景技术
蒸氧釜是对加气混凝土原料等进行蒸氧的大型压力容器,使得上述原料在釜内完成水热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将混凝土原料注入模具内,模具由模框和模底板构成,再将注有混凝土原料的模具放置在蒸氧车上,蒸氧车沿预铺设的轨道将注有混凝土原料的模具运送至蒸氧釜中,进行蒸氧作业;蒸氧车有向上延伸的限位凸台,模底板上有限位凹槽,通过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配合使蒸氧车与模底板之间相对固定,但是目前的蒸氧车车身的长度小于模具的长度,多个模具同时运输,容易造成模具之间碰撞,因为注有混凝土原料的模具具有很大质量,会造成模具的模框和模底板位置偏移,而且容易损坏蒸氧车上的限位凸台,进而影响蒸氧车与模具模底板之间的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氧车,该蒸氧车可以减轻模具之间撞击对蒸氧车上限位凸台带来的损伤,增加蒸氧车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氧车,包括车架和若干个安装在车架下侧的轨道滑轮,车架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保护架,所述的保护架包括防撞杆和若干根支撑杆,防撞杆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车架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车架前后两侧的保护架分别都超出模具的前后端面位置,相邻的蒸氧车靠近时,两个蒸氧车的保护架先发生接触,可以将避免相邻两个蒸氧车上放置的模具之间直接发生碰撞,不仅保护模具,而且减轻对蒸氧车上限位凸台的损伤。
本蒸氧车的防撞杆上包裹有防撞套,防撞套采用橡胶或塑料材质;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相邻的蒸氧车接触时,防撞套可以起到减震、缓震的作用,橡胶和塑料材质成本低廉,而且容易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蒸氧车实施的主视图。
图2是本蒸氧车实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2所示
本蒸氧车包括车架1、四个轨道滑轮2和两个保护架3。
车架1为钢构框架结构,车架1左、右侧壁上焊接有两个限位平台11,四个限位平台11呈矩形分布,每个限位平台11上有向上延伸的限位凸台12,限位凸台12伸出车架1的上端面;车架1下侧分别安装有四个轨道滑轮2。
车架1前、后侧壁上分别焊接有保护架3,每个保护架3包括三个支撑杆31和一个防撞杆32,三个支撑杆31的一侧焊接在车架1侧壁上,三个支撑杆31的另一侧分别与防撞杆32焊接,三个支撑杆31的中心线和防撞杆3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防撞杆32上包裹有橡胶材质的防撞套33;而且前后两个保护架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使用时,将模具组合放置在本蒸氧车上,模底板的限位凹槽与本蒸氧车的限位凸台12配合,使模具与本蒸氧车之间相对固定,本蒸氧车前后两侧的保护架3分别伸出模具的前后端面外侧,相邻的蒸氧车靠近时,两个蒸氧车的保护架3首先发生接触,可以将避免相邻两个蒸氧车上放置的模具之间直接发生碰撞,不仅保护模具,而且减轻对蒸氧车上限位凸台12的损伤,增加本蒸氧车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防撞套选用软塑料材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防撞套还可以选用其他硬度较软的材料,比如树脂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神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神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杠杆式的松闸装置
- 下一篇:高速岔枕复合材料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