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熬制羊汤的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833.9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胜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23L1/39;A23L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熬制羊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用锅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熬制羊汤的锅。
背景技术
羊肉汤,顾名思义,是采用羊肉作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人们的青睐。
羊肉汤制作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步骤:1、将羊骨头(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2、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3、煮熟后捞起来沥干,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4、配上海椒面、花椒面、盐巴、味精等调和就成羊肉汤。
现有技术中,第1步骤中熬汤所使用的锅具一般是大铁锅,由于这种传统的铁锅密封性差,因而,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熬制出符合要求羊肉汤,不仅耗时长,还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由于保温性极差,要让羊汤保温就要在锅底堆放燃料并使其燃烧,要浪费大量的燃料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熬制羊汤的锅,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熬制羊汤的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桶状结构的锅外壳和圆柱形结构的锅内胆,所述锅外壳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腿,所述锅内胆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锅内胆的外径小于锅外壳的内径;所述锅内胆插装在锅外壳内,且在锅内胆的中部与锅外壳的开口相接的部位固定密封处理,在锅内胆的外壁与锅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油夹层;
所述锅内胆的中部与锅外壳的开口相接的部位设置有与导热油夹层相连通的导热油注入口;所述锅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油排放口;所述锅外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导热油溢出口;所述锅内胆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出口;所述导热油注入口、导热油排放口、导热油溢出口和污水排出口都安装有阀门;所述锅外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电热管口,所述电热管口的外端上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座、温度计座、压力表座和手动放气阀座,所述密封盖与锅内胆之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固定;在密封盖的顶部中心连接有纵向的螺杆,螺杆的底端与密封盖的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锅内胆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柱座,柱座上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安装有转动臂,转动臂的尾端通过套筒套接在立柱上;转动臂的前端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上安装有环形手柄,所述环形手柄的中心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滑套内;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滑套,与螺套螺纹配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保温性,不仅可以缩短羊汤熬制的时间,提高羊汤制作效率,还能节省能源。此外,可以通过安装在温度计座上的温度表实时监控锅内胆中羊汤的温度,通过对电加热管通电或断电来保持锅内胆中羊汤的温度,使羊汤的口感始终保持鲜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熬制羊汤的锅,包括圆桶状结构的锅外壳2和圆柱形结构的锅内胆4,所述锅外壳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腿21,所述锅内胆4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锅内胆4的外径小于锅外壳2的内径;所述锅内胆4插装在锅外壳2内,且在锅内胆4的中部与锅外壳2的开口相接的部位固定密封处理,在锅内胆4的外壁与锅外壳2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油夹层3;
所述锅内胆4的中部与锅外壳2的开口相接的部位设置有与导热油夹层3相连通的导热油注入口5;所述锅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油排放口1;所述锅外壳2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导热油溢出口18;所述锅内胆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出口;所述导热油注入口、导热油排放口、导热油溢出口和污水排出口都安装有阀门;所述锅外壳2侧壁的下部设置有电热管口20,所述电热管口20的外端上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座8、温度计座9、压力表座12和手动放气阀座15;所述密封盖7与锅内胆4之间通过锁紧装置6锁紧固定;在密封盖7的顶部中心连接有纵向的螺杆10,螺杆10的底端与密封盖7的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所述锅内胆4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柱座17,柱座17上固定安装有立柱16,立柱16的顶端安装有转动臂13,转动臂13的尾端通过套筒14套接在立柱16上;转动臂13的前端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上安装有环形手柄11,所述环形手柄11的中心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滑套内;所述螺杆10的上端贯穿滑套,与螺套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胜,未经赵国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