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厚壁容器焊缝X射线探伤对焦用中心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291.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焊缝 射线 探伤 对焦 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探伤对焦用中心杆,尤其是一种厚壁容器焊缝X射线探伤对焦用中心杆。
背景技术
探伤机厂家生产的X射线机对焦用的中心杆都是单根伸缩杆,对一般的容器对接焊缝的检测是非常方便的,它只需要在焦距确定后,用肉眼观察,使射线的主射束方向与被透照焊缝划线中心保持垂直,开机后即可完成一张符合质量要求的底片影像;而对于厚壁圆筒形容器的焊缝,在双面焊且对于较宽的焊缝,使用单根中心杆对焦,经透照完成的底片像质将不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往往会在延底片长度方向,在两端部出现白头的现象,即:在底片两端头的有效评定区内造成黑度不均匀,一端黑一端淡;在底片宽度方向,会使焊缝影像变形,焊缝两侧的黑度出现不均匀或铅字影像落在焊缝影像上,出现这些情况后,首先是底片质量不合格,其次是对底片中的缺陷评定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单根中心杆对环形缝隙对焦不准确,造成经透照后完成的底片像质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厚壁容器焊缝X射线探伤对焦用中心杆,包括圆形平板、滑杆、滑套、两根长度相同的侧杆以及激光笔套,滑杆垂直安装在圆形平板的圆心处,滑套套设在滑杆上,并能沿滑杆滑动,两根侧杆分别倾斜对称安装在滑套两侧,并与滑杆共面,激光笔套的一端装有激光器,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杆的末端上,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与滑杆的轴线共线。
采用两根长度相同的侧杆来辅助X射线探伤对焦,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环形焊缝的中心位置,提高了X射线探伤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经透照后底片质量合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激光笔套与滑杆的末端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激光笔套,对激光器进行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侧杆与滑套之间的倾斜角度为20度。采用20度的倾斜角,使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杆适用于各种口径的圆筒形容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滑杆为圆柱形,滑套为圆形套管,并能相对滑杆转动。将滑套设置成能相对滑杆转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焦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两根长度相同的侧杆来辅助X射线探伤对焦,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焊缝的中心位置,提高了X射线探伤的检测效率,提升了经透照后底片质量合格率;(2)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激光笔套,对激光器进行维护;(3)采用20度的倾斜角,使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杆适用于各种口径的圆筒形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厚壁容器焊缝X射线探伤对焦用中心杆包括圆形平板1、滑杆2、滑套3、两根长度相同的侧杆4以及激光笔套5,滑杆2垂直安装在圆形平板1的圆心处,滑套3套设在滑杆2上,并能沿滑杆2滑动,两根侧杆4分别倾斜对称安装在滑套3两侧,并与滑杆2共面,在实际安装时侧杆4与滑套3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设为20度,从而适用于多种口径的圆筒形容器,在激光笔套5的一端装有激光器,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滑杆2的末端上,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将激光笔套5与滑杆2的末端进行连接,方便更换或维护激光器,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与滑杆2的轴线共线,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焦的精度,还可将滑杆设置为圆柱形,滑套设置为圆形套管,并能相对滑杆转动。
其中,圆形平板1为直径为100mm、厚度为2~3mm的圆板,也可以是100×100mm的正方形,可以选用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等轻质耐蚀材料;滑杆2为直径为10~12mm的圆棒或管,其总长度为400mm,材质可以选用钢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轻质耐蚀材料);滑套3为直径为12×1.5mm、长度为150mm的钢管,材质为钢(或不锈钢、铝合金等轻质耐蚀材料);侧杆4为钢棒或钢管,直径为10mm、长度约为400mm,材质为钢(或不锈钢、铝合金等轻质耐蚀材料);激光笔套5为直径约为13mm、长度为100mm的管子,材质选用钢质(不锈钢或铝合金等轻质耐蚀材料);激光器为市售产品,又称镭射器,使用一节七号电池或钮扣电池,经久耐用。
本中心杆在实施X射线机环形缝隙对焦操作时,首先将圆形平板1与X射线机的窗口平面紧贴,开启激光笔套5上的激光器,亮点对准容器筒体划线十字尖头部位的焊缝中心,推动滑套3沿滑杆2向前滑动,从而带动两根侧杆4向前移动,使两根侧杆4能够同时触及圆筒容器壁,若其中一根侧杆4未触及筒壁,则调整圆形平板1或筒体的位置,使X射线机的窗口进行相应调节,使两根侧杆4能够同时触及筒壁,此时已经完成了基本对焦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焦精度,可保持滑杆2的位置不变,再转动滑套3,如果两根侧杆4始终都能在同一位置触及筒壁,则说明已经精确对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