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柱临时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481.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海;魏广忠;曹海良;李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柱临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带滑移安装工程中,像单层大跨度钢结构煤棚,施工流程为先在吊装区域进行钢柱及屋盖结构的安装,待滑移单元吊装完成后,采用滑移技术完成结构的安装。但在结构吊装阶段,钢柱与基础间需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传统的临时固定方法为:钢柱吊装就位后,通过设地锚加揽风绳将其临时固定,这种方法高空作业量大耗费的人工较多,地锚及揽风绳周转利用率低,故不经济实用。特别是传统方法对场地要求较高,如在既有铁路线、高压线、周边障碍物对结构的临时固定造成难度的环境中施工,传统方法甚至无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安拆方便、经济实用、对场地要求低的钢柱临时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柱临时固定结构,用于将所述钢柱固定于结构基础上,所述临时固定结构包括形状适配于所述钢柱外柱面的至少一第一箍板和一第二箍板,所述第一箍板与所述第二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并通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使所述第一箍板和所述第二箍板箍设于所述钢柱外柱面上,所述第一箍板与所述第二箍板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结构基础上,从而将所述第一箍板、所述第二箍板以及箍设于所述第一箍板和所述第二箍板内的钢柱固定于所述结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箍紧钢柱,再通过第一箍板和第二箍板底部的第二连接板与结构基础相固定,从而将钢柱牢牢地固定在结构基础上,代替地锚和揽风绳,操作简单、结构牢固。整个柱靴采用装配式连接结构,可周转使用,柱靴安装简便,结构稳定,大大提高了钢柱临时固定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于一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所述结构基础上,并且在所述结构基础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设有垫块。采用支撑底板来连接临时加固结构,可以提高临时加固结构的底部平稳性,通过架设垫块不仅提高了支撑底板与结构基础间的连接强度,还能用来调节支撑底板的高度,进而调整钢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箍板和所述第二箍板之间设有多道第一加固板,提高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箍板和所述第二箍板之间设有多道第二加固板,提高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柱临时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柱临时固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柱临时固定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二连接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