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068.4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白勇;王森;丛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冠通蓝海石油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4 | 分类号: | F16L11/14;F16L11/04;F16L11/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材料 增强 粘结 柔性 | ||
1.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分别设有以下结构层:金属内骨架层、聚合物内衬层、金属抗压层、非金属外骨架层、非金属拉伸层和外保护层,其中相邻的结构层之间分别设有抗磨层;所述抗磨层采用尼龙纤维带以45度角缠绕,带宽30-60mm,抗磨层厚度2-3mm;金属内骨架层由S型组件互锁后形成的金属带缠绕制成,厚度范围为8.00-9.00 mm;内衬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管壁厚度为4至20mm;金属抗压层由不锈钢Z型组件互锁形成的金属带缠绕制成,厚度范围为7.00-8.00 mm;非金属外骨架层由采用热塑性/热固性树脂和纤维制成的缠绕带交叉缠绕制成;
非金属拉伸层采用聚乙烯和高强度纤维带缠绕制成;外保护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内骨架层采用由S形组件互锁连接组成的金属带,按与轴向缠绕角度为85-90度,缠绕制成,所述S形组件设有连接段,连接段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U型弯头,其中U型弯头的末端设有锁紧凸起,使两个相邻的S形组件互锁时不易滑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金属抗压层采用由Z形组件互锁连接组成的金属带,按与轴向呈缠绕角度为85-90度,缠绕制成,所述Z形组件的两个末端均设有用于钩挂相邻的Z形组件的钩挂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外骨架层,作用为抵抗外骨架层以外的外部压力,支撑拉伸层的径向荷载,由热塑性/热固性树脂和纤维交叉缠绕而成,缠绕角度为50-80°,缠绕带带宽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拉伸层采用高强度纤维带,按螺旋式缠绕制成,缠绕的层合角为30°至60°,高强度纤维带宽度范围为10-30mm;所述拉伸层包括内拉伸层和外拉伸层,其中内拉伸层采用高强度纤维带按50°-60°交叉缠绕而成,高强度纤维带选用树脂纤维缠绕带;外拉伸层采用树脂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缠绕而成,缠绕的层合角为30°至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内拉伸层和外拉伸层分别设有偶数层由缠绕带缠绕的纤维层,每2层为一组,每组中第一层以50-60度角缠绕,第二层采用120-130度角缠绕。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增强型非粘结柔性管,其特征在于用于缠绕制成拉伸层的高强度纤维带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树脂纤维、聚乙烯基酮,聚乙烯醚,乙酸乙烯酯,混合型环氧乙烯基酯,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基芳族、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冠通蓝海石油管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冠通蓝海石油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轴向密封方式的螺纹连接快速接头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PVC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