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变色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413.4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为;刘祖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3/02 | 分类号: | A4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变色 鞋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面,特别涉及荧光变色鞋面。
背景技术
目前,鞋子作为必要的生活用品,品种和款式越来越多,以满足人们是益增长的需求。人们除了要求鞋子具有舒适性、透气性和防滑性等性能以外,对其外形、时尚性和特殊功能也提出了要求。市场上有一些少有的能在黑暗发光的鞋子,是在鞋面的某些部位贴上或车缝上荧光条,或者是鞋底内有闪光体通过透明鞋底散发出光亮。但这些附着闪光物,需要另行设置,白天看到鞋面上的荧光条影响外观,鞋面也不够柔软,而鞋底内设置闪光体,鞋底构造复杂,成本高,鞋底较厚,影响鞋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荧光变色鞋面,它能在不影响鞋子舒适性的情况下,让鞋子在黑暗处发光,发光物质不外露,并且能运用于较薄鞋底的轻便鞋。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荧光变色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为织线织成的整体鞋型,所述鞋面本体是由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织成的双层织物,双层织物包括连结成一体的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至少设有由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单独构成的区域,所述第一织线或第二织线是能在黑暗中自然发光的夜光丝,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织线为所述夜光丝,所述鞋面本体面层的地组织由第一织线织成,在鞋面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织线织成的提花区,所述提花区将第一织线完全覆盖。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鞋面本体面层的地组织由第一织线织成,在鞋面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织线织成的提花区,所述提花区将第一织线完全覆盖,所述第二织线为所述夜光丝。
进一步地,所述提花区对称地设置在鞋面本体的左、右两侧,单侧的提花区由数块提花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在中前部位置设置有贯通面层和底层的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在中部鞋舌位置也设置有贯通面层和底层的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本体面层在设置有所述透气孔的区域周围,设置有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交织而成的间隔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夜光丝被紫外线或可见光源照射后,能储存光能,离开光源后在黑暗中能自然发光,采用夜光丝织成鞋面,将能发光的夜光物质隐于织物之中,发光物质没有特别的形体,不外露,不影响鞋子外观。
2、可以使鞋个鞋型发散出夜光,而不是鞋子的局部,不用在较厚的鞋底内使用闪光物体,可以使用普通的薄型鞋底来制成轻便鞋,鞋子舒适性高。
3、夜光丝和普通织线交织成整体鞋型,可以丰富夜光区的形状和位置设计,设计出不同款式的夜光鞋面,增加了夜光鞋面的多样性,鞋子时尚多样,并且整体鞋型不用对组成鞋面的各组件进行单独比样、剪裁,再组合车缝,省去了不少人工,减省了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荧光变色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为织线织成的整体鞋型,所述鞋面本体呈后大前小的半船形,鞋面本体的后部向前端圆弧过渡地逐渐缩窄,是鞋面展开的形状。鞋面本体是由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织成的双层织物,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的颜色不同,一种为浅色,另一种为深色,以织出立体感强的鞋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双层织物包括连结成一体的面层10和底层20,双层织物增加鞋面的柔韧性和挺括性,所述面层10至少设有由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单独构成的区域,底层20由第一织线和第二织线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织线是能在黑暗中自然发光的夜光丝,夜光丝为涤纶夜光长丝。本实施例中,所述鞋面本体面层10的地组织1由第一织线织成,在鞋面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织线织成的提花区2,提花区2对称地设置在鞋面本体的左、右两侧,单侧的提花区2由数块提花构成,提花区2将第一织线完全覆盖,并且第二织线构成的提花区2突出于第一织线织成的地组织1表面,便鞋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所述鞋面本体在中前部位置设置有贯通面层10和底层20的透气孔,这个位置正好是鞋背的前部位置,透气孔可以使鞋内的热气向外散发,此部位的透气孔形成前部透气孔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