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型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476.X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修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东莞市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灯泡型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MP3/MP4、PSP游戏机、平板电脑、相机等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在利用这些电子产品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一种困扰:由于现有的电子产品几乎都采用可充电电池进行电源供给,当使用者出门在外而电子产品的电池电源耗尽时,人们则无法使用电子产品。
因此,一种用于在户外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移动电源便应运而生。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一般采用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并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过数据线输出至手机等电子产品,实现随时随地给电子产品供电。
然而,现有的移动电源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剩余电量,其显示不精确。例如一个配备有四个发光二极管的移动电源,当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灯亮时,其剩余电量可以是1%至24%之间的任意值,用户无法进一步确认该移动电源的剩余电量。
后来,人们又设计出一种带LED或LCD显示屏的移动电源,将移动电源内的剩余电量直接在LED或LCD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实现了准确显示剩余电量的目的。但是,这种带LED或LCD显示屏的移动电源,需要在移动电源内部搭建LED或LCD驱动电路等相应电路,占用移动电源外部及内部空间,增加成本,同时,驱动电路、显示屏等相关部分也需要使用移动电源中的电能,降低了移动电源本身的输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准确显示剩余电量且对电源内部电能消耗较低的灯泡型移动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灯泡型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外壳体,及固定于外壳体内的充电电池和PCB组件,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源输出接口和充电电池均通过导线连接至PCB组件,
所述外壳体为灯泡型,包括固定相连的灯尾和透明灯罩两部分,所述灯尾和灯罩均为空腔结构,所述电源输入接口、电源输出接口、电池架、充电电池和PCB组件均固定于灯尾的空腔体内,所述PCB组件上还电连接有LED灯;
所述PCB组件包括处理器以及连接至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上的电源输入接口、充电电池和控制升压线路,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升压线路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升压线路连接至电源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上还电连接有LED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灯泡型移动电源,在该移动电源内通过处理器检测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然后控制LED灯根据不同的剩余电量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亮度,使用者可直接根据LED灯的亮度判别出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简单直观,且LED灯功耗低,无需驱动电路,降低了移动电源的内耗,增加其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灯尾和灯罩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CB组件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灯泡型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外壳体,及固定于外壳体内的充电电池和PCB组件。所述外壳体为灯泡型,包括固定相连的灯尾1和透明灯罩2两部分,所述灯尾1和灯罩2均为空腔结构,通过灯尾1与灯罩2连接部的卡扣固定连接成为灯泡型的整体,如图3。
所述灯尾1的空腔体内设有螺孔,所述电池架11两侧对应设有螺孔17,螺钉16穿过所述电池架两侧的螺孔17将所述电池架11固定于灯尾1的空腔体内。所述电池架11背部设有滑槽12,薄板型的PCB组件13两侧卡装于所述滑槽12内,将所述PCB组件13与电池架11固定相连。所述电池架11上设有空腔体,充电电池15卡装于所述空腔体内并通过导线14连接至PCB组件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修;,未经陈敬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 下一篇:光伏并网逆变器供电系统和光伏并网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