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998.X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钟轩禾;林昱宏;余奕弘;江源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52;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微型 连接器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尤指一种借由简单的结构改良,提升Micro USB3.0的传输速度至3.1,且得以向下兼容Micro USB2.0的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Micro USB3.0连接器的立体透视图,由图中可看出,标准的Micro USB3.0连接器9规格具有九个传输端子,此结构也被称为SuperSpeed USB,除了具有USB2.0十倍以上的传输速率外,更有向下兼容性、相同的接口模块及更佳的电源管理效能,使Micro USB3.0连接器9成为未来传输接口的趋势。然而,传输速率的提升是永远不会中止的课题,科技的进化绝不能满足于现况,即使看似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许那一点点的进步就成为未来转型的一大关键。
是以,要如何达成连接器传输速率的提升,即为本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故,本申请人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才设计出此种在连接器两侧的传输导体分别增加一Vbus及GND的环包结构,以提升连接器的传输速率的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在原本9Pin的Micro USB3.0的两侧分别再增加1Pin,并以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作围绕环包,使其传输速度提升,且仍能向下兼容Micro USB2.0。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微型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包括: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侧处的资料传输导体、一设于该资料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资料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一电源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侧处的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连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及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以围绕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端处的第一连结部,及一连结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及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以围绕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端处的第二连结部;当使用者在原Micro USB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资料传输导体、第一讯号传输导体、第二讯号传输导体、第一电源传输导体、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等九个传输导体的两侧端子的外侧,增设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及第二电源传输导体,并分别以第一连结部连结第一接地传输导体和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及以第二连结部连结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和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使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进行环包,并使第一电源传输导体与第二电源传输导体对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进行环包。借由上述技术,达到提升Micro USB3.0的传输速率至Micro USB3.1等级的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本9Pin的Micro USB3.0的两侧分别再增加1Pin,并以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部作围绕环包,使其传输速度提升,且仍能向下兼容Micro USB2.0。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Micro USB3.0连接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第一接地传输导体
111第一接地接触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暖袋的注水排气装置
- 下一篇:LED大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