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棒车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401.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立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棒车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棒车用夹具。
背景技术
搅拌棒为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的零件,通常需大批量生产,先采用熔模精密铸造成型。如图1所示,为该搅拌棒100成品的结构示意图。铸造成型后需要采用车加工搅拌棒,使搅拌棒100形成一圆形端面130,且在圆形端面130上加工一通孔131,要求通孔131与搅拌棒100的中轴线同心。
由于该搅拌棒为异形结构,若无专用工具固定该搅拌棒,则无法在数控车床上装夹加工。传统通常用三爪固定该搅拌棒进行加工,但是采用三爪找正困难,无法保证搅拌棒的通孔与中轴线同心,产品质量波动大,废品率高且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搅拌棒的通孔与中轴线同心的搅拌棒车用夹具。
一种搅拌棒车用夹具,用于在车床加工搅拌棒的过程中固定所述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包括搅拌部和固定部,所述搅拌部包括框架及两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加强杆,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端;所述搅拌棒车用夹具包括工装主体、盖体及紧固件;
所述工装主体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一端的凸台,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一通孔,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供外部固定件穿设以将所述搅拌棒车用夹具固定于所述车床上;
所述盖体为板状结构,所述盖体面向所述工装主体的一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及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搅拌棒,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以将所述工装主体与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形状与所述框架相同的第一凹槽部、与所述加强杆相对应的第二凹槽部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应的第三凹槽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第二凹槽部的数量与所述加强杆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加强杆的数量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穿插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凹槽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与形状与所述框架相同的第四凹槽部、与所述加强杆相对应的第五凹槽部及与所述固定部相对应的第六凹槽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述第五凹槽部的数量与所述加强杆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加强杆的数量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穿插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五凹槽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形成有倒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外部固定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与固定孔相配合以将所述搅拌棒车用夹具固定于所述车床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为阶梯孔,所述螺纹紧固件为六角螺纹杆。
上述搅拌棒车用夹具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当需要将铸造成型后的搅拌棒继续加工,以形成圆形端面及在圆形端面上开设通孔时,先将搅拌棒放置于工装主体上,使搅拌棒的固定部部分露出工装主体,然后盖上盖体,使搅拌棒容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以固定工装主体及盖体,然后采用外部固定件穿设于固定孔中,将搅拌棒车用夹具固定于车床上,对搅拌棒进行加工。因为搅拌棒容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加工时找正容易,且一次装夹完成圆形端面和通孔加工,保证了搅拌棒的通孔与中轴线同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搅拌棒车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工装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工装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2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立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立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轮喷涂生产线故障监测系统
- 下一篇:废弃线路板的超临界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