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的成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1511.1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亮;程应祥;朱锦其;张伟强;李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路凯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成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固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成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能源的种类很多,基本能够满足不同设备在不同环境中的动力要求,但绝大部分常用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各类设备越来越多,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人们对新型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电池模组就是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的新型能源。然而,高输出、高容量的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相当高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无法快速有效释放,则会累积在电池模组中并使电池单体加速耗尽,严重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因此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相当重要。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热传导棒以及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热传导棒的壳体,所述电池单元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相连并配置在一个平面上用以提供电力,每个所述热传导棒具有多个侧壁及两端,所述热传导棒设置于所述电池单元中,所述热传导棒通过所述侧壁与所述电池单元接触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从所述电池单元传导至所述传导棒的两端,进而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壳体以外,实现散热的目的。该结构虽然增强了电池组的散热效果,但是其散热方式仍然为自然散热,散热效果稳定性较差。
基于上述情况,厂家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强制散热的电池模组,有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成组结构,通过在电池支架上开设散热通孔,并在通孔内设置实现强制散热的散热组件,有效改善散热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的成组结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和用于固定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池支架,所述电池支架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错开排布在所述电池支架上,使所述容置槽之间的间隙更小,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单位面积内可设置的所述容置槽的数量更多。所述容置槽之间的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散热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单体电池的轴向贯穿所述电池支架,所述通孔内可拆卸设置有供散热媒介通过的散热组件,所述通孔的两端设置有媒介通道。
具体地,所述电池支架通过固定所述单体电池的中部紧固所述单体电池,此固定方式使所述单体电池紧固可靠,且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强度高。
具体地,所述散热媒介是冷却液或者空气,通过外部驱动设备使冷却液或者空气强制通过所述散热组件并带走所述单体电池中的热量,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和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电池模组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为供冷却液通过的折流组件,所述折流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媒介通道为水管,所述水管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孔的两端。
具体地,设置所述折流组件能够有效减缓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和增大冷却液与电池模组的热交换面积,使冷却液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折流组件包括若干用于阻挡冷却液的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向的折流板,每个所述折流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供冷却液穿过的让位口,所述折流板通过支撑轴固定连接,每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相邻的所述折流板的所述让位口错开设置。
优选的,每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隙相等。
具体地,相邻的所述折流板的所述让位口错开设置,使冷却液无法直线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让位口,减慢了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和增大了冷却液与电池模组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圆孔,所述折流板为开设有让位口的圆形薄片,所述折流板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为供冷却空气通过的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媒介通道为气管,所述气管可拆卸安装在所通孔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通孔内设置所述翅片管使所述通孔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增大,从而提高在所述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翅片管包括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抵接的薄壁环,所述薄壁环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每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具体地,设置所述薄壁环使所述翅片管与所述通孔接触更加紧密,增大了所述翅片管与所述通孔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有利于热量更高效地从所述单体电池传导至所述散热翅片,增强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为沿所述通孔的轴向设置的长方体薄片。所述散热翅片的长度与所述薄壁环的长度相等,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1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轨道润滑脂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降噪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