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497.9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承丽华;郑勐;邢海洋;李容达;肖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拱起 现象 改进 导光板 结构 手机 背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厚度越来越薄,随之的屏幕LCM模组也越来越薄型化,背光是LCM模组下端给模组光源的部件,所以两种部件是组成一体的,因此背光的厚度要求的也很薄,使用在背光的材料当中,厚度占比最大的是导光板,所以很多背光公司都在竭尽全力要把导光板的厚度降低至更薄,但是材料一旦变薄,会影响到背光信赖性实验(即高温高湿,高温保存实验)的通过率。薄型的导光板在经过信赖性试验的热膨胀,会出现拱起或变形的现象,因为导光板的材质是透明,很容易变形,所以不能一味的要求薄型,也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问题。
目前为了避免在信赖性实验中因导光板的热膨胀与胶框触碰而拱起,胶框和导光板的左右间隔从0.1mm变更为0.15mm~0.2mm,上边的间距设计成0.3mm以上,这样才可以满足大屏幕薄型的产品。但是很多公司目前量产的产品的结构中(如图1、2所示),导光板没有卡位,所以当组装导光板与胶框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基准位置,组装人员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上下偏位,导致与上边的间距从大于0.3mm变成0.1mm甚至更小。这会在信赖性实验中出现导光板上边顶到胶框而拱起的现象(如图3所示)。
然而,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背光模组主要由:遮光片,上、下增光片,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依次组合后置于槽型胶框内而组成;
所述导光板为长方形;
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第二限位卡;
所述胶框对应导光板的第一、第二限位卡开设有第一、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第二凹槽与第一、第二限位卡吻合卡固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卡为方形结构,第二限位卡为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出导光板卡位和胶框凹槽,大大降低了背光在信赖性试验中出现的导光板拱起的现象,因为卡位的设计,给组装人员操作的基准,不会把导光板偏向上端组装,可以确保导光板上边与胶框的间距保持在0.3mm以上,导光板不会出现热膨胀顶到胶框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光板安装后示意图。
图2为现有导光板结构图。
图3为现有导光板高温下拱起现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导光板的胶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与胶框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避免拱起现象而改进导光板结构的手机背光板,背光模组主要由:遮光片,上、下增光片,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依次组合后置于槽型胶框内而组成,所述导光板为长方形;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第二限位卡1、2;所述胶框对应导光板的第一、第二限位卡1、2开设有相吻合的第一、第二凹槽3、4;所述第一、第二凹槽3、4与第一、第二限位卡1、2卡固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卡1为方形结构,第二限位卡2为梯形结构;
所述导光板的末端左右两侧还可以增加设有第三、第四限位卡。
所述第一、第二限位卡1、2与导光板的入光端边线齐平,与遮光片对应设置。因为第一、第二限位卡1、2不能暴露在发光区域,那样会容易产生左右两边亮线,所以设计在遮光片可以遮住的部位。
所述胶框的凹槽根据第一、第二限位卡1、2的大小相对设计成比导光板的限位卡大0.1mm。避免因设计的凹槽大小与第一、第二限位卡1、2大小正好,导致组装不进去或者拿不出来。
实施例
组装的时候,将导光板的从入光部开始组装,将第一、第二限位卡1、2卡到胶框的第一、第二凹槽3、4内,将导光板平铺即可。因限位卡与导光板的下边线平齐,设置在遮光板的下方,不会引起左右两边亮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达源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齿条状持握带的手机持握装置
- 下一篇: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