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505.X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员康锋;申俊敏;孙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张水俤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饱和 土直剪仪 渗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土工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土在我国分布较广,面积约为60万平方千米,其中湿陷性黄土面积约为40万平方千米。湿陷性黄土的主体为晚更新世和全更新世新黄土,一般位于地层的上部,机场、公路、铁路与之息息相关。在降雨增湿作用下,土体发生应变软化,结构性被弱化,强度大幅度下降引起较大的增湿剪切位移,甚至土体发生剪切破坏,造成边坡失稳等工程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考虑黄土剪切带局部湿化破坏带来的影响,要对土的抗剪强度特性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解决。
非饱和直剪仪是研究黄土抗剪强度的主要仪器,可以对黄土增湿剪切过程中剪切位移、竖向位移等湿剪特性进行研究。但是目前的非饱和直剪仪不能实现试样的均匀增湿,且增湿方式比较单一,只能实现底部浸水增湿,使得试样增湿不均匀,试验精度不够,影响了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测试及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途径均匀增湿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包括上盖3、圆筒2、竖向荷载传力杆1、圆柱形垫块4、透水石5、剪切盒6、剪力施加装置7、基座8、底部进水装置11;所述圆筒2上方盖合有上盖3,下方嵌合有基座8;所述竖向荷载传力杆1设置在上盖3的中央,其下端依次设有圆柱形垫块4、透水石5、剪切盒6;所述圆柱形垫块4上设有连接导管10的圆形进水孔12,导管10从基座8中穿出;所述剪切盒6连接有剪力施加装置7;所述底部进水装置11设置在剪切盒6的下方并从基座8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导管10与外部流量计相连,并用阀门控制流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圆柱形垫块4上设有4个连接导管10的圆形进水孔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圆形进水孔12的圆心距圆柱形垫块4的圆心为15-16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圆形进水孔12的直径为5-6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圆形进水孔12装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通过在圆柱形垫块上布置带导管的圆形进水小孔,并结合密封圈和透水石,实现了增湿直剪试验中试样顶部浸水或底部浸水情况下的均匀增湿,并提高了试验的精度,以满足试验的要求,并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圆柱形垫块平面图;1-竖向荷载传力杆、2-圆筒、3-上盖、4-圆柱形垫块、5-透水石、6-剪切盒、7-剪力施加装置、8-基座、9-导管、10-阀门、11-底部进水装置、12-圆形进水孔、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包括上盖3、圆筒2、竖向荷载传力杆1、圆柱形垫块4、透水石5、剪切盒6、剪力施加装置7、基座8、底部进水装置11;所述圆筒2上方盖合有上盖3,下方嵌合有基座8;所述竖向荷载传力杆1设置在上盖3的中央,其下端依次设有圆柱形垫块4、透水石5、剪切盒6;所述圆柱形垫块4上设有连接导管10的圆形进水小孔12,导管10从基座8中穿出;所述剪切盒6连接有剪力施加装置7;所述底部进水装置11设置在剪切盒6的下方并从基座8中穿出;所述导管10与外部流量计相连,并用阀门控制流量;所述圆柱形垫块4上设有4个连接导管10的圆形进水小孔12;所述圆形进水小孔12的圆心距圆柱形垫块4的圆心为15.075mm;所述圆形进水小孔12的直径为6mm;所述圆形进水小孔12装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饱和土直剪仪渗水装置通过在圆柱形垫块上布置带导管的圆形进水小孔,并结合密封圈和透水石,防止加装导管后漏水和保证水分均匀进入试样,避免引起试样浸水部位冲刷,实现了增湿直剪试验中试样顶部浸水或底部浸水情况下的均匀增湿,并提高了试验的精度,以满足试验的要求,并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