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靠颈托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737.5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高艳杰;周广刚;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广刚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靠颈托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车很少有保健颈靠,更没有颈托。颈靠作为轮椅的一个附件应用比较常见,但当患者处于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颈椎错位复位后的稳定和恢复时,光有颈靠就不行,要控制颈椎活动角度,需要颈托,颈托可固定颈椎,并具有一定牵引作用。现有技术中,既能做颈靠使用,又能做颈托使用的装置尚属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能够实现颈靠和颈托之间的转换,使得颈靠同时还能够做颈托使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颈靠(18)外侧与椅背固定,其特征在于:颈靠(18)内侧设有颈托(12),颈托(12)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12)相对颈靠(18)运动,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
所说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3),电机(13)输出轴与颈托(12)端部固定,电机(13)固定在支架连接板(7)上;
所说的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由电机(16)驱动的滚珠丝杠副(3),滚珠丝杠副(3)的螺母与支架体(2)固定,支架体(2)与支架连接板(7)垂直连接固定;
所说的左右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由电机(5)驱动的滚珠丝杠副(17),滚珠丝杠副(17)的螺母与支架体(1)固定,支架体(1)与滚珠丝杠副(3)的轴承座(4)固定,滚珠丝杠副(17)安装在轴承座(10)上,轴承座(10)固定在轴承架(6)上,轴承架6与椅背固定。
颈托(12)的形状大小与颈靠(18)内侧的形状大小相同。
颈托(12)、颈靠(18)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12)、颈靠(18)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
颈托(12)、颈靠(18)均由塑料制成。
所说的椅背可以为电动轮椅椅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颈靠内侧设有颈托,颈托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相对颈靠前后、左右、旋转运动,从而实现颈靠和颈托之间的转换,使得颈靠同时还能够做颈托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易于操作。本实用新型颈托、颈靠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颈靠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进一步增加颈托、颈靠的稳定性、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做颈托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颈靠18外侧与椅背19固定,颈靠18内侧设有颈托12。颈托12的形状大小与颈靠18内侧的形状大小相同,在做颈靠使用时,颈托12也是颈靠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颈托、颈靠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颈靠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颈托12、颈靠18均由塑料制成,所说的椅背19可以为电动轮椅椅背。
颈托12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12相对颈靠18运动,实现颈靠和颈托的转换。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图1中给出的是一组驱动机构示意图。
所说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3,电机13输出轴通过键11与颈托12的端部固定,电机13固定在支架连接板7上;
所说的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6、电机16通过齿轮15、14驱动滚珠丝杠副3,滚珠丝杠副3的螺母与支架体2固定,支架体2与支架连接板7垂直连接固定;
所说的左右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电机5通过齿轮8、9驱动滚珠丝杠副17,滚珠丝杠副17的螺母与支架体1固定,支架体1与滚珠丝杠副3的轴承座4固定,滚珠丝杠副17安装在轴承10上,轴承10固定在轴承架6上,轴承架6与椅背固定。
做颈靠使用时,如图1所示,颈托12的外侧与颈靠18的内侧完全吻合,整体上呈颈靠。当需将颈靠转换成颈托时,首先,前后驱动机构工作,电机16通电,齿轮15和14啮合,滚珠丝杠副3工作,带动支架体2向前移动,支架体2通过支架连接板7带动电机13、颈托12向前移动,完成颈托12和颈靠18分离。然后,左右驱动机构工作,电机5通电,齿轮8和齿轮9啮合,带动滚珠丝杠副17转动,通过支架体1带动件支架体2、滚珠丝杠副3、支架连接板7、颈托12一同向左移动。接着旋转驱动机构工作,电机13工作,通过键11带动颈托12旋转180°,如图3所示。再接着,电机5通电,反向旋转,支架体1带动件支架体2、滚珠丝杠副3、支架连接板7、颈托12一同向右移动。最后,电机16通电,滚珠丝杠副3工作,通过支架体2拖动颈托12向后移动,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前述所有动作均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相应电机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广刚,未经周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病床
- 下一篇:残疾人多功能电动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