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3777.X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8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钧;房亚峰;吴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节段 动态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椎的假体,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前路的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该假体可用于脊柱椎体的重建。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因病变(如肿瘤、椎间盘突出等)或外伤造成的病患椎体进行手术切除后,需要进行椎体的人工重建。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经典的椎体重建装置通常由钛笼和钢板螺钉系统构成。其中,钛笼放置于被切除的椎体部位,起支撑作用,钢板螺钉固定系统用于将被切除椎体相邻的上下两个椎体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中的钛笼与钢板螺钉固定系统之间相互分离,钛笼仅靠其两头的椎体夹紧,因而固定不牢,易发生倾斜,甚至脱落。由于为刚性固定,病椎的生理活动丧失,邻近节段应力集中,容易造成断钉等固定失败现象的发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2537716U公开的“一种颈椎的人工椎体”,该人工椎体由L形的上、下托板和连接于托板之间的钛网支柱构成。在该专利方案中,钛网支柱和固定椎体的上、下托板通过连接后构成一个整体,可以避免因钛网倾斜等原因造成的重建失败。但该方案仍然是刚性固定,不能避免应力的屏蔽,螺钉仍有发生断裂的可能。
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4708U公开的“人工椎体”,该人工椎体为一体结构,椎体部分设有多个缓冲槽,具有一定的轴向弹性稳定性。但不能满足轴向旋转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的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本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在一定范围内能满足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保留了脊柱的弹性稳定性及活动性,实现了弹性固定,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对邻近节段负荷增加、退变加速等并发症的影响;此种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对连续多个椎体节段的重建,同时又能协调好刚度和弹性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包括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结构均为横板和竖板构成的L形,上托板和下托板方向相反,其中横板为平面结构,横板与脊椎的横截面配合,竖板为曲面结构,竖板与脊椎的侧面配合,还包括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为两段C字形片状结构,弹性支架固定连接于上托板与下托板之间,上C字形片状结构的上端与下C字形片状结构的上端之间设置支撑柱,上C字形片状结构的下端与下C字形片状结构的中上方连接。
所述支撑柱焊接于上C字形片状结构的上端与下C字形片状结构的上端之间。
所述上C字形片状结构的下端通过一个插销连接在下C字形片状结构的中上方。
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的横板靠近弹性支架的位置设有圆环,圆环的外圆周面设有圆形凹槽,锁紧螺钉穿过弹性支架顶住圆形凹槽。
两个所述圆环的中心开有用于供椎体螺钉通过的通孔。
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的竖板均开有两个用于供椎弓根螺钉通过的通孔。
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的横板与椎体接触部位设有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
所述上C字形片状结构的上端的内端面和下C字形片状结构的下端的内端面均设有突起。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的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对连续多个椎体节段的重建,同时又能协调好刚度和弹性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既能达到刚度高,稳定性好,另外通过双C字形弹性支架设计,又在一定范围内能满足轴向变形。弹性支架,保留了脊柱的弹性稳定性及活动性,实现了弹性固定,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对邻近节段负荷增加、退变加速等并发症的影响,为脊柱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附图说明
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脊椎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图,图2为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上托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支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两节段动态人工椎体,包括上托板1和下托板2,上托板1和下托板2的结构均为横板和竖板构成的L形,其中横板为平面结构,横板与脊椎的横截面配合,竖板为曲面结构,竖板与脊椎的侧面配合,还包括弹性支架3,如图5所示,弹性支架3为2段C字形片状结构,弹性支架3固定连接于上托板1与下托板2之间,上C字形片状结构3-1的上端与下C字形片状结构3-2的上端之间设置支撑柱3-3,上C字形片状结构3-1的下端与下C字形片状结构3-2的中上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对称圆锥形血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