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635.5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乐米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8 | 分类号: | G01K1/08;G01K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测温线,尤指一种不易受拉扯及扭转而损坏的分离式测温线。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为现有的测温线100的立体外观及局部剖面图。现有的测温线100部具有一保护层101、数个感测器102及一钢缆索103,各感测器101与钢缆索103与保护层101紧密结合。
现有的测温线100能够悬吊于大型谷仓内时,提供测量谷物温度;当使用者以载具倾倒大量谷物进入谷仓,使现有的测温线100没入谷物中,然而当谷物出料时,容易使现有的测温线100拉扯摇晃而旋转、扭曲,导致习用测温线100内的感测器102的连结电线断裂而故障。
又,当感测元件故障时,除了无法检测温度之外,对使用者而言,由于现有的测温线100深埋入谷物当中,如欲抽出修理现有的测温线100,则为不可能,若强行的则会导致断裂的可能,因此只能等到谷物量较少时才能取出,无法即时针对故障进行修复或其他应对措施,对使用者而言相当不便利,并且也容易使造成连锁性故障反应。
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是而,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业界的经验,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诞生,以增进功效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将测温线与包覆层(本体)分离,因此当使用者拉扯或受到大量谷物的重量拉扯,使测温线不会与包覆层同步因受力而扭转、扭曲,降低毁损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为,使用数个支撑件与包覆层结合,提高包覆层强度,不易受力变形。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测温线,其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内具有一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与数个第二容置空间;以及
一测温线,该测温线上设有数个感测元件,且该测温线设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
数个支撑件,各该支撑件分别设于各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测温线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测温线上的数个感测元件之间分别具有一预定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本体与各该支撑件一体成形,并紧密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该本体为一导热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各该支撑件为一钢缆索。
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的各支撑件分别一体成形并紧密结合于各第二容置空间内,借此提升本体的强度,且由于测温线并不与第一容置空间紧密贴合,因此当拉扯本体时,测温线不易受到拉力拉扯而导致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测温线的立体外观及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的横向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简单符合说明】
100 现有的测温线 101保护层 102感测器
103钢缆索 1分离式测温线 10本体
11第一容置空间 12第二容置空间 20测温线
21感测元件 22测温引线头 30支撑件
40谷物 50谷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测温线1,其包括:一个本体10、一个测温线20以及数个支撑件30,其中
本体10,本体10内具有一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与数个第二容置空间12。
测温线20,测温线20上设有数个感测元件21,测温线20设于第一容置空间11内,并且第一容置空间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测温线20的直径。
上述各感测元件21为纵向排列,各感测元件21之间,分别具有一预定间距;上述本体10为一导热材质,借助本体10将温度传导至测温线20,并由各感测元件21测量温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乐米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亚乐米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环境监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