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845.4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李海鹰;蔡海燕;王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88 | 分类号: | A61B5/048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估 手臂 康复 程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因为种种意外导致手臂受创,无法进行正常的动作,因此医生都会对病人安排物理治疗,为了了解病人的康复程度以及下一步的疗程安排,医生都会在经过一段物理治疗后,通过手臂康复程度评估装置对手臂的恢复进行评估检测,但是现在的评估装置大多为大型机械,不仅生产成本较高,使医疗成本提升,且在评估前需要在手臂安装多个部件以及连接多根导联线来进行数据反馈,这种情况极容易对病人造成紧张感,致使评估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手臂康复程度评估装置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医疗成本提升且该装置在对病人进行评估时在手臂安装多个部件以及连接多根导联线导致病人过于紧张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盘,铰接盘内设有陀螺仪;所述铰接盘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上皆设有若干锁臂罩;所述锁臂罩为开有缺口的环形结构,缺口两侧设有卡扣;所述锁臂罩内侧设有肌电传感器;所述卡扣上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绑带;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蓝牙;所述蓝牙发射出的信号能被一数据分析仪接收;所述蓝牙与陀螺仪、肌电传感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铰接在铰接盘上,第一支臂对应人体手臂的前臂,铰接盘对应人体手臂的肘部,第二支臂对应人体手臂的上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通过绑带分别绑缚在前臂、上臂后,当人体手臂做出动作后,设于铰接盘内的陀螺仪能够清楚的感知到动作的幅度大小,而安装在锁臂罩内的肌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此刻手臂内肌肉的变化,蓝牙能将陀螺仪感知的数据以及肌电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共同反馈到数据分析仪,数据分析仪能够以此做出精准的评估,通过以上所述结构,手臂康复程度评估装置的结构被小型化,生产成本降低,医疗成本也随之降低,且本实用新型无需在评估时在手臂上安装多个部件以及连接多个导联线来进行数据反馈,因此不会发生病人面对过多器械导致紧张的情况,更不会出现由于病人紧张导致评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评估手臂康复程度的护臂,包括铰接盘1,铰接盘1内设有陀螺仪;所述铰接盘1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所述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上皆设有若干锁臂罩4;所述锁臂罩4为开有缺口的环形结构,缺口5两侧设有卡扣6;所述锁臂罩4内侧设有肌电传感器;所述卡扣6上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绑带;所述第一支臂2 上设有蓝牙7;所述蓝牙7发射出的信号能被一数据分析仪接收;所述蓝牙7与陀螺仪、肌电传感器相连接。
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铰接在铰接盘1上,第一支臂2对应人体手臂的前臂,铰接盘1对应人体手臂的肘部,第二支臂3对应人体手臂的上臂,铰接结构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手臂的弯曲不会受到限制,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为互为对称结构,因此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上都设有若干锁臂罩4,而锁臂罩4为开有缺口的环形结构,上臂和前臂都从锁臂罩的缺口5中嵌入锁臂罩内,且缺口5两端的卡扣6上连接有绑带,绑带为弹性材质,因此在固定的同时也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舒适度。
在评估过程中,当手臂作出动作后,设于铰接盘内的陀螺仪能清晰的感知到手臂所做出的动作幅度大小,而安装在锁臂罩4内的肌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此刻手臂内肌肉的变化,由于蓝牙7与陀螺仪、肌电传感器相连接,且蓝牙7发射出的信号能被数据分析仪接收,因此在病人手臂做出动作的同时,蓝牙7将陀螺仪感知的数据以及肌电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共同反馈到数据分析仪,数据分析仪能够以此做出精准的评估,通过以上所述结构,手臂康复程度评估装置的结构被小型化,生产成本降低,医疗成本也随之降低,且本实用新型无需在评估时在手臂上安装多个部件以及连接多个导联线来进行数据反馈,因此不会发生病人面对过多器械导致紧张的情况,更不会出现由于病人紧张导致评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8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