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光谱强光力摄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996.X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维军;屈立辉;陈鹏;林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2B7/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郑浩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强光 摄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光谱强光力摄像镜头,属于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摄像镜头仅限于一般照明条件的应用场合,当应用于如微光、严重雾霾、沙尘等苛刻环境时,信号本身很弱或在传输过程中散射现象明显,会导致目标信号淹没于背景信号当中,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目标信号位置较远,传播过程中信号强度损耗较大,因此对宽光谱、强光力的要求愈加强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光谱强光力摄像镜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光谱强光力摄像镜头,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结构,所述光学系统中沿光路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光焦度为正的前固定组、可变光阑以及光焦度为正的后调焦组,所述前固定组依次设有正月牙型透镜A-1、负月牙型透镜A-2、由双凸透镜A-3与双凹透镜A-4密接的第一胶合组以及由双凸透镜A-5与双凹透镜A-6密接的第二胶合组,所述后调焦组依次设有双凸透镜C-1以及由双凸透镜C-2与双凹透镜C-3密接的第三胶合组。
进一步的,所述前固定组与可变光阑之间的空气间隔为7.60mm,所述可变光阑与后调焦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6.93mm。
进一步的,所述前固定组中的正月牙型透镜A-1与负月牙型透镜A-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63.31mm,所述负月牙型透镜A-2与第一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92mm,所述第一胶合组与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5mm。
进一步的,所述后调焦组中的双凸透镜C-1与第三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3.87mm。
进一步的,所述双凸透镜A-3和双凸透镜A-5均由FK61超低色散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结构包含前组镜筒、光阑座镜筒和后组镜筒,所述前组镜筒后端与光阑座镜筒前端之间采用螺纹及主正面配合联接,所述后组镜筒前端与光阑座镜筒后端之间采用螺纹及主正面配合联接方式,所述后组镜筒套设在调焦镜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组镜筒前端设有圆形法兰,所述圆形法兰的后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六个用于主支撑固定的主螺纹孔,所述光阑座镜筒中部下方按100°对称分布有两个用于辅助支撑固定的辅助螺纹孔,所述光阑座镜筒通过两个辅助螺纹孔和相应螺栓安装有辅助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前组镜筒、后组镜筒与光阑座镜筒的螺纹联接处均采用锥端紧定螺钉抱窝涂胶紧固,所述圆形法兰的后端面上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结构还包含电动调光机构和电动调焦机构,所述电动调光机构和电动调焦机构的电机均采用背负式安装方式,所述电机的齿轮上设有打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调光机构和电动调焦机构均通过微动开关控制光阑、调焦到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镜头提高了前固定镜组的光焦度承担能力,选用ED(超低色散)光学材料,有效地降低了光学镜头二级光谱等像差,能够在宽光谱范围内工作,在严重雾霾、沙尘等环境下,能有效地利用近红外波段波长较长、散射现象不明显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穿透雾霾、沙尘的能力,同时具备强光力的特点,在微弱信号条件下也能良好成像,提高了在严重雾霾、沙尘、微光等苛刻气候条件下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械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调焦机构图。
图1中:A-前固定镜组,A-1-正月牙型透镜A-1,A-2-负月牙型透镜A-2,A-3-双凸透镜A-3,A-4-双凹透镜A-4,A-5-双凸透镜A-5,A-6-双凹透镜A-6,B-可变光阑,C-后调焦组,C-1-双凸透镜C-1,C-2-双凸透镜C-2,C-3-双凹透镜C-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