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槽回填式地下洞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384.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序;熊忠明;余扬;陈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槽 回填 地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槽回填式地下洞室结构,属于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给排水工程中,经常需要涉及开槽埋管的地下工程,由于圆形结构在开槽回填的过程中,腋部很难回填密实,但该部位又是圆形结构受力的关键区域,必须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因此在圆形直径外还必须有足够空间确保施工人员可以进入该部位施工,故造成了工程开挖断面加大,相应开挖工程量、回填工程量大大增加,同时安装、施工不方便,大大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槽回填式地下洞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开槽回填式地下洞室结构,包括顶部预制板、底部预制板及位于顶部预制板和底部预制板之间的侧面预制板,所述侧面预制板分为两块对称安装在顶部预制板和底部预制板两端,并分别通过拼接区域与顶部预制板和底部预制板连接。
所述侧面预制板和底部预制板外侧均设置有一层接触区域。
所述顶部预制板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外侧为回填区域。
所述顶部预制板、侧面预制板和底部预制板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拼接区域为现浇结构,其材料为混凝土、橡胶或熟料。
所述接触区域为现浇结构,其材料为混凝土、橡胶或熟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预制构件通过拼接区域便形成洞室结构,通过接触区域增强了洞室结构体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也增加了结构自身的受力特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能满足在现有常规结构的功能需求基础上,减小开挖工程量、回填工程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小了工程投资;该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施工方便,具有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投资更经济的成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预制板,2-侧面预制板,3-底部预制板,4-拼接区域,5-接触区域,6-回填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开槽回填式地下洞室结构,包括顶部预制板1、底部预制板3及位于顶部预制板1和底部预制板3之间的侧面预制板2,所述侧面预制板2分为两块对称安装在顶部预制板1和底部预制板3两端,并分别通过拼接区域4与顶部预制板1和底部预制板3连接,所述侧面预制板2和底部预制板3外侧均设置有一层接触区域5。采用该技术方案,其各组成部件可直接在预制场预制成形,然后在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各部件加工速度快,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通过接触区域5增强了结构体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也增加了结构自身的受力特性。
所述顶部预制板1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外侧为回填区域6。
所述顶部预制板1、侧面预制板2和底部预制板3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可以在预制场预制成形,然后运转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所述拼接区域4为现浇结构,其材料为混凝土、橡胶或熟料。
所述接触区域5为现浇结构,其材料为混凝土、橡胶或熟料。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应用时,首先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洞室结构大小;然后根据洞室受力情况,确定洞室结构各构件所需力学性能,选定结构材料;最后在预制场对预制件进行预成形,然后在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其施工顺序为:
第一,施工置于底部预制板3底部的接触区域5,然后在接触区域5上放置底部预制板3;
第二,施工靠近顶部预制板3的拼接区域4,并在拼接区域4上放置侧面预制板2,在施工拼接区域4时,其倾斜角度与底部预制板3和侧面预制板2接触处的斜度相匹配;
第三、施工靠近顶部预制板1处的拼接区域4,并在该拼接区域4上放置顶部预制板1,同时施工靠近侧面预制板2两侧的接触区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工件焊接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