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限位对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464.8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何仲杰;郑文刚;董德喜;陈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56 | 分类号: | B66D1/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4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限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限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限位对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1,传统的钢丝绳限位对轮包括轴承安装座1′、第一滑轮轴2′、第二滑轮轴3′、对轮4′和对轮5′,第一滑轮轴2′和第二滑轮轴3′固定安装在轴承安装座1′上,对轮4′和对轮5′分别套接在第一滑轮轴2′和第二滑轮轴3′上。对轮4′和对轮5′为定滑轮,可以绕自身旋转轴旋转,对轮4′和对轮5′的外圈均设有半圆形的沟槽,两个对轮大小相同,相对设置,结构一样,两个对轮的沟槽之间形成圆孔即限位孔6′,钢丝绳从两个对轮间形成的圆孔中间穿过,实现钢丝绳的限位。其缺点是,由于钢丝绳吊挂高达数吨的重物,当吊车横向运动时,钢丝绳与两个对轮间形成巨大接触应力,导致对轮瞬间弹性变形,钢丝绳易从对轮限位孔中滑出,并与对轮组件金属壳体接触摩擦,造成钢丝绳损伤,降低钢丝绳使用寿命乃至于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限位对轮难以稳固的限位固定钢丝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横向限位、限位稳固的钢丝绳限位对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限位对轮,所述限位对轮包括轴承安装座、固定连接在轴承安装座上的第一滑轮轴和第二滑轮轴、套接在第一滑轮轴上的母定滑轮和套接在第二滑轮轴上的子定滑轮,母定滑轮和子定滑轮上分别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第一沟槽的两侧槽边向外延伸有用于阻挡子定滑轮上第二沟槽侧移的阻挡部,子定滑轮的第二沟槽套接在母定滑轮的阻挡部内,母定滑轮的第一沟槽和子定滑轮的第二沟槽套接形成钢丝绳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阻挡部为第一沟槽的两侧槽边向外延伸的环形阻挡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限位对轮通过母定滑轮上的阻挡部套接子定滑轮,使阻挡部包裹并夹持子定滑轮上的第二沟槽,当钢丝绳从限位孔中间穿过实现限位作用时,避免了因钢丝绳应力滑出限位孔的现象,避免了钢丝绳摩擦损伤事故的发生,保障了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大幅度的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钢丝绳限位对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丝绳限位对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限位对轮包括轴承安装座1、第一滑轮轴2、第二滑轮轴3、母定滑轮4和子定滑轮5,第一滑轮轴2和第二滑轮轴3均固定连接在轴承安装座1上,第一滑轮轴2和第二滑轮轴3成一定间距平行设置。母定滑轮4套接在第一滑轮轴2上,子定滑轮5套接第二滑轮轴3上,母定滑轮4和子定滑轮5分别以第一滑轮轴2和第二滑轮轴3的自转轴进行自转。母定滑轮4和子定滑轮5上分别设有第一沟槽4.1和第二沟槽5.1,从图2的局部剖面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沟槽4.1和第二沟槽5.1成半圆形状,为均半径为r的半圆,第一沟槽4.1和第二沟槽5.1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母定滑轮4的第一沟槽4.1和子定滑轮5的第二沟槽5.1近距离相对安装,即在第一沟槽4.1和第二沟槽5.1互不接触不影响两个对轮自转的情形下近距离相对安装,并由两个半圆形成钢丝绳的限位孔6。
所述第一沟槽4.1的两侧槽边向外延伸有用于阻挡子定滑轮5上沟槽侧移的阻挡部7,阻挡部7为第一沟槽4.1的两侧槽边向外延伸的环形阻挡体,阻挡部7也可以为母定滑轮4上延伸的阻挡体,子定滑轮5的第二沟槽5.1套接在母定滑轮4的阻挡部7内,使母定滑轮4和子定滑轮5两者之间存在的间隙设置在阻挡部7内。当钢丝绳从限位孔6中间穿过实现限位作用时,即使钢丝绳因应力存在,使子定滑轮5出现瞬间弹性形变,造成子定滑轮5上第二沟槽5.1侧移,但,由于阻挡部7的存在,使钢丝绳无法从限位孔6中滑出,因此,避免了钢丝绳摩擦损伤事故的发生,保障了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也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中,凡未加特别说明的,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压绞车的电液比例控制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