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履带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456.7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德立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26 | 分类号: | B62D55/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履带 挖掘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箱式履带挖掘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履带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行走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的浮箱、牵引链条、链轮及履带瓦,在每个浮箱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链轮,在前后链轮之间设置有牵引链条,该牵引链条前后绕置在浮箱的外围,履带瓦相互平行排列固定在牵引链条上,通过该履带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实现整个履带挖掘机的行走。
所述履带瓦的横截面呈“梯形”,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为平面接触。因此,履带瓦遇到凹凸不平地面或者碰触尖锐石头时,由于履带瓦与地面或石头平面接触,使得履带瓦发生严重变形,突破疲劳极限而发生永久变形,严重影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行走,增加履带挖掘机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履带瓦结构,以提高履带瓦抗弯模量,进而提高履带瓦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履带瓦结构,该履带瓦横截面呈“拱形”,由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底板组成,其中,顶板设置为半圆形,底板设置为平板状;底板的两端部同向且向内倾斜形成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与半圆形顶板的两端部连接。
进一步,在履带瓦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外侧分别安装加强板,加强板上安装上板,上板与链条连接。
进一步,在履带瓦底板的中部安装诱导轮。
进一步,诱导轮通过平板安装在履带瓦底板的中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履带瓦横截面呈“拱形”,底板设置为平板状,顶板设置为半圆形。因此,履带瓦在行走的过程中,由于顶板设置为半圆形,履带瓦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为球面接触,提高抗弯模量,减少变形,进而降低履带瓦在使用过程中被损坏的可能,提高履带瓦使用寿命,降低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履带瓦100
顶板1 第一侧板2
第二侧板3 加强板(21、31)
上板(22、32) 底板4
诱导轮5 平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浮箱式履带挖掘机的履带瓦结构,该履带瓦100横截面呈“拱形”,由顶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及底板4组成,其中,顶板1设置为半圆形,底板4设置为平板状,履带瓦100在行走的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为球面接触,提高抗弯模量,减少变形。
底板4的两端部同向且向内倾斜形成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该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分别与半圆形顶板1的两端部连接。
在履带瓦100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外侧分别安装加强板(21、31),加强板(21、31)上安装上板(22、32),上板(22、32)与链条(图中未示出)连接。加强板(21、31)确保了整个履带瓦100的强度,减少被损坏的可能性。
在履带瓦100底板4的中部安装诱导轮5,诱导轮5可以通过螺栓安装,本实施例中,诱导轮5通过平板6安装在履带瓦100底板4的中部,加大平板6的尺寸,可以提高底板4的中部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德立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德立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自行车车锁锁杆容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16轮RTG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