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控型榨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488.7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鲁根林;潘贤忠;余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1/08 | 分类号: | B28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4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控型榨泥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日用陶瓷原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控型榨泥机。
背景技术
榨泥是通过挤压去除将用于陶瓷生产的泥浆混合物中的过多水份的工艺,通过榨泥可防止泥浆过稀影响后序的原料加工。现有技术中的榨泥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泥浆混合物装入带滤网的布袋,然后将一组布袋放入榨泥机的脱水腔中,脱水腔具有容纳和固定所述布袋的凹槽;通过电机推动榨泥板缓慢挤压脱水腔中的布袋,使过多的水份经过滤与泥浆分离后从布袋中溢出。榨泥机相比于传统工艺中的人工榨泥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传统的榨泥工艺中,工人一般通过观察和经验控制榨泥工艺中水份挤出的程度。而在自动化的榨泥机当中,榨泥板挤压布袋的强度决定了水份挤出的程度,因此就必须要通过对榨泥板挤压强度的调节来对出水程度进行控制。如果榨泥板挤压强度不够,无法充分出水,会影响原料质量,相反,如果榨泥板的挤压强度过多,会损坏布袋,甚至会损坏榨泥板和脱水腔的结构,影响榨泥机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榨泥机是通过在电机轴的进行方向上设置触头来控制榨泥板的最大行程。当电机轴推动榨泥板前进时至所允许的最大位置时,电机轴与触头相接触,从而切断对电机的供电,使榨泥板停止向前移动。这一控制方式首先精确程度不够,因为榨泥板与脱水腔的密闭程度、布袋的厚度和磨损都会使电机的行程发生改变,当榨泥板行进到该最大位置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定的挤压强度;其次,由于泥浆的稠稀程度未必均匀,单纯依靠限制榨泥板的最大位置不能保证达到最优的出水程度,可能出水过多或过少,造成原料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状况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控型榨泥机,所述榨泥机可以根据泥浆出水量的多少对榨泥板的行程进行反馈控制,同时以液压的方式进行精确控制,同时控制其最大允许行程。
本实用新型所述液控型榨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榨泥板、脱水腔、脱水腔引流孔、出液电计量器、PLC控制板、液压控制塞、电子液压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安装所述榨泥板并带动榨泥板挤压脱水腔的滤网布袋;所述脱水腔底部开有所述脱水腔引流孔,出液电计量器安装在所述脱水腔引流孔的出水口处并计量出水量;所述PLC控制板连接所述出液电计量器并接收计量出水量的电信号;所述PLC控制板还连接电机的开关电路并控制电机的开关;所述液压控制塞包括柱状塞头及塞缸,所述柱状塞头套装于塞缸的内腔内,并且在塞腔的内腔内充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控制塞安装于电机轴带动榨泥板挤压脱水腔的行程末端,从而随着电机轴前进该电机轴的前端可接触并挤压所述柱状塞头;所述电子液压表的触点伸入所述塞缸的内腔以检测腔内的液压油压强,所述电子液压表连接所述电机的开关电路。
优选的是,所述出液电计量器包括U型管以及伸入U型管的液位计量器。
优选的是,所述液压控制塞的柱状塞头与塞缸之间具有气闭油封。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柱状塞头的外壁套装向外延伸以压紧所述气闭油封的压环。
优选的是,所述液压控制塞的塞缸上还具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填油孔及封闭该填油孔的封闭阀。
优选的是,所述电子液压表的量程设置接口连接所述PLC控制板。
优选的是,所述电机轴的末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柱状塞头抵触的凸起端帽。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柱状塞头的端面具有匹配所述凸起端帽的凹部。
优选的是,所述液压控制塞的塞缸下方设置集油槽。
优选的是,脱水腔引流孔具有漏头状的进水口,并且所述进水口处设置过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榨泥机可以根据泥浆出水量的多少对榨泥板的行程进行反馈控制,同时以液压的方式执行精确控制,控制其最大允许行程,从而能够精确调节挤压强度,在榨泥工序中实现了出水量的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控型榨泥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控制塞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需要指出,对优选实施例阐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因此,优选实施例是作为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请求的内容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环球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4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外加剂锥形混料机
- 下一篇:NPC预制砼板墙施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