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顶块先行复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651.X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7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杜祥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广环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先行 复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辅助复位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块先行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大多由注塑模具生产,注塑模具的性能直接关系着塑胶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目前,在注塑模具中,设于顶针板上的顶块基本和模具整体同时复位,顶块的尖角面很容易和型腔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模具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块先行复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顶块的尖角面容易碰撞型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块先行复位机构,用于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侧面,使注塑模具的顶块最先复位,所述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对应的型腔和动模板、下复板,设于所述下复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的模脚、在所述动模板和所述下复板之间移动的顶针板和顶针复板、设于所述顶针板上的顶块,其中,所述注塑模具的顶块先行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型腔的侧面,另一端指向所述顶针板方向且端部为圆角;限位块,里侧侧面为平直面,固定于所述模脚的侧面;支撑块,里侧侧面为平直面,固定于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复板的侧面,所述限位块的里侧侧面与所述支撑块的里侧侧面垂直并相交,且所述复位杆的另一端端部与所述支撑块里侧侧面和所述限位块里侧侧面的相交处对应;当所述顶针板和顶针复板上下移动时,所述支撑块沿所述限位块的里侧侧面移动;摆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动模板的侧面,另一端在所述限位块、支撑块的里侧侧面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里侧侧面靠近所述动模板的部位为一倒角。
分析可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模具,在合模时,复位块在合模压力作用下,可以通过限位块驱动摆杆向下转动,迫使支撑块强行退回原点,使顶块先行复位,从而保证顶块尖角面与型腔后接触,增加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应用的注塑模具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应用的注塑模具的闭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复位杆81、摆杆82、限位块83、支撑块84。应用时,本实施例设置在注塑模具多个部件的侧面,使注塑模具的顶块4最先复位,再如图1、图2所示,该注塑模具包括相互对应的型腔1和动模板2、下复板7,设于下复板7和动模板2之间的模脚3、在动模板2和下复板7之间移动的顶针板5和顶针复板6、设于顶针板5上的顶块4等。
具体而言,复位杆81的一端通过螺丝91固定于型腔1的侧面,另一端指向顶针板5方向,并且该另一端端部811为圆角,也即端部811无较为尖锐的棱角。限位块83里侧侧面832为平直面,通过螺丝92固定于模脚3的侧面。支撑块84的里侧侧面841为平直面,且该支撑块84通过螺丝93同时固定于顶针板5和顶针复板6的侧面。限位块83的里侧侧面832与支撑块84的里侧侧面841垂直并相交,且复位杆81的另一端端部与支撑块84的里侧侧面841和限位块83里侧侧面832的相交处对应。当顶针板5和顶针复板6上下移动时,支撑块84沿限位块83的里侧侧面832移动。摆杆82的一端通过销轴822铰接于动模板2的侧面,另一端端部821在限位块83的里侧侧面832、支撑块84的里侧侧面841上滑动。
为了使复位杆81的端部811沿着限位块83的里侧侧面832顺利滑动,限位块83里侧侧面832靠近动模板2的部位为一倒角831。
在应用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合模时,复位杆81的端部811在合模压力作用下,通过限位块83挤动摆杆82绕销轴822向下转动,迫使支撑块84强行退回原点,使顶块先行复位。保证顶块尖角面与型腔1的后接触,使模具寿命增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时注塑模具的顶块在合模时先于型腔等机构复位,避免顶块与型腔先接触,从而延长模具寿命。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广环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广环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