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复合薄膜设备的毒气抽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7853.4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2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等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宏美达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复合 薄膜 设备 毒气 抽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气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双层复合薄膜设备的毒气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双层复合薄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加胶,并进行有效的散热,还要进行热粘合并冷却散热,在这个过程中,胶水容易挥发出有毒的气体,这之中主要包含二甲苯、二氯甲烷、正己烷,而这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在空气中的话,会对车间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不利于车间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进行双层复合薄膜生产的过程中,如何对这些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处理,也就是如何将车间内的有毒气体收集起来,既不影响工人的身体,在排放过程中也不影响大气的质量的方法,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复合薄膜设备的毒气抽取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复合薄膜设备的毒气抽取装置,包含上胶抽气结构、散热抽气结构、双层薄膜粘合抽气结构、“U”形过滤管、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抽气结构设于上胶装置上方,包含第一抽气口,第一抽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散热抽气结构设于散热结构上方,包含若干抽气孔,若干抽气孔设于主进气管道上;所述双层薄膜粘合抽气结构设于双层薄膜粘合结构的散热棍处,包含第二抽气口,第二抽气口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的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设于主进气管道两端,所述主进气管道连接在“U”形过滤管的底部,所述“U”形过滤管的两个出气端接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接有排气口。
所述的“U”形过滤管中装有包含可溶解二甲苯、二氯甲烷、正己烷的有机溶剂,且“U”形过滤管底部与主进气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防逆流的阀门。
所述的第一抽气口、第二抽气口、抽气孔上设有静电消除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层复合薄膜生产设备的上胶结构、散热结构、粘合散热结构处分别设置抽气点,能够全程有效的将车间中刚刚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抽取到本实用新型的中,这些有毒气体通过主进气管道进入存放有可有效溶解有毒气体溶剂的“U”形过滤管中,有毒气体经过有机溶剂后溶于有机溶剂中,而不能溶解的无毒的空气则经过“U”形过滤管连接的排气口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本实用新型造价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双层复合薄膜设备的毒气抽取装置,包含上胶抽气结构1、散热抽气结构2、双层薄膜粘合抽气结构3、“U”形过滤管7、排气口9,所述上胶抽气结构1设于上胶装置4上方,包含第一抽气口11,第一抽气口11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12;工作时,第一层薄膜41经过上胶装置4的上胶后,直接被上胶棍带出,而第一抽气口11恰好设于上胶棍和上胶完毕的第一层薄膜41的正上方进行抽气。
所述散热抽气结构2设于散热结构5上方,包含若干抽气孔21,若干抽气孔21设于主进气管道22上;这个时候上胶完毕的第一层薄膜41上的胶水比较稀,达不到粘合所需的的要求,因此上胶完毕的第一层薄膜41需要经过散热结构5对于第一层薄膜41上的胶水的含水量进行适当的挥发,此时由于第一层薄膜41上的胶水散发出的水蒸气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气体,且挥发时第一薄膜41所运行的路程较长,采用单纯的一个吸气口显然无法有效将散热结构5中的有毒气体全部带走,因此设计若干置于第一层薄膜41上方的抽气孔21有利于增加抽气的均衡性和全面性。
所述双层薄膜粘合抽气结构3设于双层薄膜粘合结构6的散热棍62处,包含第二抽气口31,第二抽气口31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32;工作时,经过充分散热的第一层薄膜41上的胶水达到热粘合所需要的状态,此时第一层薄膜41和第二层薄膜61经过双层薄膜粘合结构6上的加热辊63进行热粘合,而为了保持热粘合后的双层薄膜不至于高温拉伸变形,因此经过热粘合的双层薄膜直接通过双层薄膜粘合结构6的散热棍62进行散热,而在散热棍62散热过程中,大量含有有毒气体的热气被带走,通过第二抽气口31抽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宏美达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宏美达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7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餐厨垃圾处理流水线发酵槽的翻堆机
- 下一篇:冲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