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水压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9264.X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修吉平;章琛;苏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5/00 | 分类号: | F16L15/00;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水压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压调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高水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工厂的自动化控制中,常常需要对液体压力进行调节以满足生产活动的需要。在高压调节领域,常使用高压泵与高压调节阀联合作用以对水压进行调高。高压调节阀通过接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如电流)来驱动阀门改变阀芯和阀座之间的截面积大小从而控制管道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实现调节功能。
但是,高压调节阀阀芯、阀座易损坏,虽然其损坏的原因很复杂,解释其损坏的理论也各不相同,但普遍引起重视的是高速液(气)流相对阀芯、阀座运动引起的冲刷现象和液体介质在高压差下的气蚀现象。前者损坏形式是与流线有一定关系的冲刷痕迹,后者则是海绵状孔洞。在有气蚀产生的场合下,如果阀芯,阀座材质选用不当,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阀门就将报废,且高压调节阀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不易维修,一旦其损坏必须更换,造成其使用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水压调节装置,其目的在于替换高压调节阀以与高压泵联合作用而对水压进行调节,由此解决传统采用高压调节阀与高压泵联合作用以调节高水压时 高压调节阀易损坏、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所述超高水压为大于100MPa的水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水压调节装置,用于替代高压调节阀以与高压柱塞泵联合作用对水压进行调节,其中,高压柱塞泵连通至少一个位于柱塞泵上或者位于柱塞泵外但与柱塞泵的柱塞腔连通的出水口,即工作出水口,该出水口用于输出具有预期大小压力的水流,高压柱塞泵连通至少一个位于柱塞泵上或者位于柱塞泵外但与柱塞泵柱塞腔连通的其他出水口,即压力调节出水口,用于通过该出水口连接水压调压装置以对工作出水口的水压进行调节,
所述超高水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以头部连通所述压力调节出水口的细管道,该细管道内径小于高压柱塞泵柱塞腔最小内径以及所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内径,所述细管道尾部与大气连通,当除连通所述细管道的压力调节出水口外的其他所有出水口封闭时或者其不封闭但是水流远小于所述流经细管道的水流时,调节所述细管道内水的压降,所述高压柱塞泵柱塞腔内水压随之调节,与高压柱塞泵连通的工作出水口压力也随之也实现调节,“远小于”即为除连通所述细管道的出水口外的其他所有出水口的水流不大于所述细管道水流的十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水压调节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阀,其位于所述细管道尾部,用于通过调节自身的阀口开度而调节所述细管道内来自高压柱塞泵中水流的压降,通过改变所述细管道的压降而调节高压柱塞泵柱塞腔内水压,从而实现与高压柱塞泵连通的工作出水口水压调节。
进一步的,还包括:
卡位圆管,该卡位圆管呈圆管状,其套装在所述细管道与压力调节出 水口相连接端上的外壁面上且与所述外壁面可拆卸连接;
转接头,该转接头外壁面与高压柱塞泵可拆卸连接,其中间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间位置的内壁面上具有垂直于内壁面的台阶面,所述转接头套装在所述卡位圆管外壁上且使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卡位圆管的一端面相抵接,来自压力调节出水口的水流压力在工作状态时持续推动卡位圆管抵压转接头的台阶面,最终实现工作状态时刻所述细管道与高压柱塞泵在水压作用下不至于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细管道头部外壁面上具有螺纹,通过该螺纹与所述卡位圆管内壁面螺纹旋紧而实现两者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细管道头部伸出所述套装在其外壁面的卡位圆管的端部,且该头部具有呈锥形的倒角,所述倒角角度和与之连接的压力调节出水口的倒角相匹配以与之形成锥形状的密封。
进一步的,在所述卡位圆管与所述普通压力调节阀间的细管道上安装有三通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道中一个出口连接有压力变送器,该压力变送器以用于测量所述细管道的水压从而监测所述普通压力调节阀所承受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道中一个出口连接有安全阀,该安全阀用于给所述细管道卸压而保证当压力过大时,普通压力调节阀承受的压力不至于使自身损坏。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灶软管连接器中的密封件
- 下一篇: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