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钢筋划伤的钢筋导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1110.4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云;丁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钢筋 划伤 导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可避免钢筋划伤的钢筋导向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在进入轧制工序之前往往需要通过如导槽、导管等钢筋导向设备对其进行定位导向,以确保其处于最佳的加工位置。现有的技术方案,由于钢筋在导向设备内的传输过程中,其往往会与导向设备之间进行滑动摩擦,故而钢筋会在摩擦影响下受到损伤,具体表现为,钢筋导出时材料表面存在划伤,钢筋与导向设备之间贴壁传输时会出现火星,同时导向设备与钢筋材料相近时会发生粘钢现象;上述现象均会导致钢筋与导向设备的质量同时受到损伤,其不仅不利于后续钢筋的加工,并且会使得导向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简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导向设备,其可避免钢筋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划伤等钢筋损伤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避免钢筋划伤的钢筋导向设备,其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且垂直于底板延伸的左侧板与右侧板;所述底板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底端防划伤轮,底端防划伤轮的轴线垂直于底板的轴向,底端防划伤轮的上端面所处高度高于底板高度;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侧端防划伤轮,侧端防划伤轮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侧端防划伤轮与其相对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分别为底板始端与底板终端,所述底板始端与底板终端上分别设置有前翼板与后翼板;所述前翼板与后翼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通过前翼板与后翼板提高钢筋的传输稳定性,同时,前翼板与后翼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可使得前翼板与后翼板可相对于底板进行拆卸,从而使得其便于底端防划伤轮的安装与更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板中设置有一个底端防划伤轮,其轴线位于由底板始端向底板终端延伸方向上,底板长度的1/3位置至1/2位置之间。采用上述设计,由于钢筋的长度往往大于导向设备的长度,故而钢筋在导向设备内的传输过程中,其通过单个底端防划伤轮即可实现翘离底板端面,进而使得钢筋的绝大多数区域在脱离底板端面的状态下进行传输,从而避免其与底板接触而可能导致的划伤、粘钢等现象;底端防划伤轮的位置设计则可使得钢筋在不会于底端防划伤轮处发生摇摆的前提下,其可使得尽可能多的部分处于翘离底板端面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底端防划伤轮的宽度至少为15厘米;底端防划伤轮的上端面与底板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至20厘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较宽的底端防划伤轮确保钢筋在底端防划伤轮之上处于稳定状态;底端防划伤轮的高度设计则可使得钢筋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防划伤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可避免钢筋划伤的钢筋导向设备中包含有至少3个侧端防划伤轮,其均设置于右侧板之上;多个侧端防划伤轮的轴线与底板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侧端防划伤轮之间的距离至多为5厘米;所述侧端防划伤轮与右侧板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至少为10至20厘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使得钢筋沿侧端防划伤轮移动,并通过多个侧端防划伤轮确保钢筋不与侧板发生接触,从而避免其与侧板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造成损伤;侧端防划伤轮的间隔,以及其直径设计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对钢筋的保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右侧板由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构成,其中,第一侧板的端面延伸至底板始端所在平面,第二侧板的端面延伸至底板终端所在平面;所述第二侧板与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板与左侧板之间的距离;多个侧端防划伤轮均安装在第二侧板内部;第二侧板中,与底板终端所在平面之间距离最小的侧端防划伤轮,其与该平面之间的距离至多为3厘米。
与此同时,由于钢筋在过钢过程中,钢筋的结构尚未稳定;而在钢筋后方会通过活套对其进行起套,其会造成钢筋形成弧形进行传输。随着活套起套高度的变化,钢筋传输的弧形弯折点的位置亦在进行移动,且其仅在右侧板的后半段内移动,故此,钢筋在起套状态下的传输过程中,其仅与导向设备之间的接触位置集中于右侧板的后半段,故而侧端防划伤轮集中设置在右侧板中的第二侧板内,其可利用最少的防划伤轮避免钢筋受到侧向划伤,从而有效控制了导向设备的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