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1878.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侵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公司在废水末端处理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如在造纸二部和板纸公司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应用足以证明,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以其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污泥易于处理等优点在废水处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有厌氧反应器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沼气后直接输出,使沼气的纯度低,含有杂质多,不利于使用,且现有厌氧反应器仅通过分离器分离处理,不能对废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下降管、上升管、布水器、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一种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层和铁屑微电解床,所述壳体由上圆柱和下圆柱组成,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柱在接触面处相通,所述布水器、所述第一分离器、所述铁屑微电解床、所述第二分离器均设置在所述下圆柱内,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和所述气液分离器均设置在所述上圆柱内,所述第二分离器、所述铁屑微电解床、所述第一分离器和所述布水器通过所述下降管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分离器、所述铁屑微电解床和所述第一分离器通过所述上升管连接。
上述结构中,活性炭吸附层能吸附沼气中的杂质,使本实用新型输出的沼气纯度相对现有的厌氧反应器输出的沼气纯度高,含有的杂质少,更有利于使用,铁屑微电解槽对废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具有极好的处理效果,使本实用新型能对废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具体地,所述下圆柱内的所述布水器、所述第一分离器、所述铁屑微电解床、所述第二分离器从下往上依次排列,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上。
更具体地,所述布水器、所述第一分离器、所述铁屑微电解床和所述第二分离器之间的距离比为5∶2∶3∶1,所述第一分离器和所述第二分离器均为高效三相分离器;所述上圆柱和所述下圆柱的体积之比为1∶100;所述布水器的型号为F060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气液分离器之上的活性炭吸附层,吸附沼气中的杂质,使本实用新型输出的沼气纯度相对现有的厌氧反应器输出的沼气纯度高,含有的杂质少,更有利于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铁屑微电解槽对废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具有极好的处理效果,使本实用新型能对废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性炭吸附层,2-壳体,3-下降管,4-上升管,5-布水器,6-第一分离器,7-铁屑微电解床,8-第二分离器,9-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2、下降管3、上升管4、布水器5、第一分离器6、第二分离器8和气液分离器9,一种厌氧反应器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层1和铁屑微电解床7,壳体2由上圆柱和下圆柱组成,上圆柱和下圆柱在接触面处相通,布水器5、第一分离器6、铁屑微电解床7、第二分离器8均设置在下圆柱内,活性炭吸附层1和气液分离器9均设置在上圆柱内,第二分离器8、铁屑微电解床7、第一分离器6和布水器5通过下降管3连接,气液分离器9、第二分离器8、铁屑微电解床7和第一分离器6通过上升管4连接;下圆柱内的布水器5、第一分离器6、铁屑微电解床7、第二分离器8从下往上依次排列,活性炭吸附层1位于气液分离器9之上;布水器5、第一分离器6、铁屑微电解床7和第二分离器8之间的距离比为5∶2∶3∶1,第一分离器6和第二分离器8均为高效三相分离器;上圆柱和下圆柱的体积之比为1∶100;布水器5的型号为F0604。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
废水从厌氧反应器的进水管,进入布水器5,通过布水器5进入第一分离器6,通过第一分离器6分离沼气和水后,在通过铁屑微电解床7对水中的磷化物和氮化物进行处理后,进入第二分离器8分离污泥和水后,污泥通过下降管2回到布水器5和第一分离器6之间的壳体2内,在达到一定程度时排出,水进入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吸附杂质后输出,产生的水通过厌氧反应器的出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导管式污泥干化机
- 下一篇: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