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料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1907.4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刚;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0 | 分类号: | F27D3/10;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占杰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料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下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下料水套。
背景技术
在转炉冶炼时,需要将各种原料通过高位料仓(例如,余热锅炉)加入到转炉内,通常在转炉上方的烟道上开孔,插入下料水套,原料通过下料水套加入到转炉内。因此下料水套又名下料溜管或下料水箱,属于安装在转炉烟道炉口段两侧的水冷结构件。
因为距离炉口较近,下料水套经常处于极其恶劣的工况环境,不仅经常承受转炉冶炼的高温炙烤、火焰和渣液等喷溅物的粘附,还要受到从高处落下的原料的摩擦和撞击。由于进入下料水套的原料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较高的落下速度,因此下料水套内表面的冷却水排管管壁常被磨损和冲击,很容易磨穿导致漏水问题,对炉况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现有技术常在下料水套的内表面堆焊一层耐磨材料形成堆焊层,但是表面堆焊层的磨损消耗非常快,不超过半年就会被磨光。另一种常见的办法是在下料水套内表面上焊接耐磨条,由于转炉的高温使下料水套的排管受热膨胀或收缩,因此耐磨条在这种应力的揪扯下很容易脱落,并且耐磨条只能减小下料过程的摩擦力,而对原料高速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却束手无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耐磨和耐冲击性能的下料水套,可以显著延长下料水套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下料水套包括焊接在内表面上的网状耐磨板,网状耐磨板的网格由多条金属丝沿倾斜方向彼此交叉构成,网状耐磨板侧面展开后的主体形状为矩形,网状耐磨板的下端为凸出的弧形,当网状耐磨板被卷成筒状并焊接在下料水套的内表面上时,所述网状耐磨板的下端具有与下料水套的下料口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料水套内侧的冲击部位的表面可以设有堆焊层,网状耐磨板固定在堆焊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料水套的内表面可以设有堆焊层,网状耐磨板固定在堆焊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网格的布置方向可以与网状耐磨板的母线呈45°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构成网格的所述多条金属丝可为钢条,规格可以为20mm×20mm×5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网格可以为50mm×50mm的正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网格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网状耐磨板在卷成筒状后可以焊接在下料水套排管的管间,并且不与排管的管壁相焊。
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状耐磨板,可以向高速下落的原料提供阻挡力和缓冲力,使先落下来的部分原料悬停在网格上后,再被后续落下的原料带向转炉下料口,使得下料速度显著减缓。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状耐磨板,不但能减小原料在下落时对下料水套内表面的摩擦力,还可以减小原料对内表面的碰撞冲击力,防止内表面的排管管壁长期被敲击产生坑洼,变得越来越薄。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网状耐磨板,因其多孔骨架的结构和倾斜布置的网格结构,可以在分散冲击力的同时减小摩擦力,并且不会与下料水套内表面的排管管壁脱离,可以起到比耐磨条更好的综合保护效果。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料水套,其内部所具有的网状耐磨板的结构赋予了它耐磨性和耐冲击性,通过近一年的实施效果明显,延长了下料水套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料水套的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截取的左侧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状耐磨板的侧面展开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网状耐磨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下文中,所涉及的实施例均是示例性的,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始终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极材料匣钵装钵辅助装置
- 下一篇:加热炉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