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034.9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曾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透明 电磁 屏蔽 视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分子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
背景技术
柔性透明导电膜片是专门用于电场和平面波的屏蔽和需要接地或抗静电等场合,特别适用于高透明度和中等屏蔽性能的机箱透明窗口,如仪表表盘、液晶显示器、指示灯面板、高分辨彩色显示器等。柔性透明导电膜片作为一种阻挡电磁波、防电磁辐射、防信息泄露、抗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视窗器件,品种十分丰富,用户须根据具体技术要求、设备结构特点、应用环境等合理选用,以解决窗口屏蔽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透明导电视窗导电层为ITO材料,其表面电阻一般大于10欧,无法有效在金属材料中产生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且透光率小于80%,这导致了该材料在应用于产品后透明度低,屏蔽性能不完善,综合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防起雾、高透明度、低表面电阻的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层、光学PET层、纳米银线导电层、胶粘层和离型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所述光学PET层的厚度为100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所述纳米银线导电层的厚度为0.1~0.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2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所述抗刮防雾层为含氟丙烯酸UV树脂涂层,其厚度为3~5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相较于ITO而言,采用纳米银线可以降低表面阻值,有效提高电磁屏蔽能力;2)采用纳米银线可以有效提高贴膜的耐弯折能力;3)ITO资源匮乏,采用纳米银线制造成本低廉,且不需要昂贵的磁控溅射设备;4)在光学PET上添加含氟丙烯酸UV树脂涂层,极大地提高了贴膜的抗刮防雾能力,并起到增大透光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该基于纳米银线的透明电磁屏蔽视窗贴膜的结构为: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层1、光学PET层2、纳米银线导电层3、胶粘层4和离型膜5。
其中,抗刮防雾层1为含氟丙烯酸UV树脂涂层,含氟树脂涂层价格昂贵,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水汽,抗刮防雾层1的厚度优选为3~5μm,具有良好的防刮伤效果,可有效增加贴膜的透光率。若抗刮防雾层1的厚度小于3μm,则会影响玻璃保护贴的防刮性能;若抗刮涂层1的厚度大于5μm,则会提高生产成本。
光学PET层2的厚度优选为100μm,纳米银线导电层3的厚度优选为0.1~0.5μm,若纳米银线导电层3的厚度小于0.1μm,则其电磁屏蔽能力受到影响,且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若纳米银导电层3厚度大于0.5μm,虽电磁屏蔽能力及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但导电层由于厚度增加,透明度有所下降。胶粘层4优选是OCA光学胶,其厚度为25μm,若胶粘层4的厚度小于25μm,则粘结力降低;若胶粘层4的厚度大于25μm,则透明度有所降低,制造成本略有升高。本产品成型后透明度≥82%,导电层表面电阻仅为1~3Ω,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使用时只需撕开离型膜,将贴膜贴合于视窗表面即可,操作使用简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容器盖的指示器件的家用制冷器具
- 下一篇:储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