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092.1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曾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平板 触摸屏 透明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分子薄膜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
背景技术
源于平板显示器制作的需要,自从Badeker报道了通过热蒸发镉使之形成氧化镉透明导电薄膜以来,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与开发受到普遍重视。上世纪60年代,氧化铟锡(ITO)成为透明导电膜的主体,之后的几十年,又发展了金属基复合多层膜、铝掺杂氧化锌(AZO)薄膜、多组元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导电高分子膜以及其他透明导电材料应用而生。
透明导电薄膜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0LED)、触摸屏(TouchPanel)、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子仪表的透明电极最常用的薄膜材料。未来移动终端、智能家电等产品,对触摸面板的有着强劲需求,随着触控面板大尺寸化、低价化,ITO导电性及透光率等本质问题不易克服等因素,限制了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防起雾、高透明度、高导电性的基于纳米银线的复合型非柔性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膜、钢化玻璃、第一光学胶层、第一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第二光学胶层和第二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抗刮防雾膜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涂层、光学PET和粘结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第一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和第二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纳米银线涂层、光学PET和抗刮防雾涂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为0.6~0.8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和第二光学胶层的厚度为30~50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抗刮防雾涂层为含氟树脂涂层,其厚度为3~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所述纳米银线涂层的厚度为0.1~0.3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相较于ITO而言,采用纳米银线可以降低表面阻值;2)采用双层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可以有效提高导电薄膜组的导电性能;3)ITO资源匮乏,采用纳米银线制造成本低廉,且不需要昂贵的磁控溅射设备;4)通过添加多个抗刮防雾涂层,极大地提高了导电薄膜组的综合抗磨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该基于纳米银线平板触摸屏用透明导电膜组的结构为: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膜1、钢化玻璃2、第一光学胶层3、第一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4、第二光学胶层5和第二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6。
其中,抗刮防雾膜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抗刮防雾涂层、光学PET和粘结层。第一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4和第二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6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纳米银线涂层、光学PET和抗刮防雾涂层。
钢化玻璃2的厚度优选为0.6~0.8mm,钢化玻璃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它可保护透明导电膜组的完整性。若钢化玻璃2的厚度小于0.6mm,则其抗冲击性能降低,且由于厚度过薄导致加工难度增大,制造成本变高;若钢化玻璃2的厚度大于0.8mm,则会影响透明导电膜组的整体透光度。
第一光学胶层3和第二光学胶层5的厚度优选为30~50μm。光学胶层优选为OCA光学胶,它既是粘结剂,同时也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可以抵消部分冲击力,从而保证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正常工作。若第一光学胶层3和第二光学胶层5的厚度小于30μm,则粘结力较低,易导致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脱落;若第一光学胶层3和第二光学胶层5的厚度大于50μm,则胶层过厚会降低产品整体的透光度,且易发生溢胶现象。
抗刮防雾涂层为含氟树脂涂层,其厚度优选为3~5μm。含氟树脂涂层价格昂贵,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水汽,具有良好的防刮伤效果,可有效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若该涂层厚度小于3μm,会影响其抗刮耐磨性及防雾能力;若该涂层厚度大于5μm,会增加本产品的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子通道闸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腐扁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