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级蒸发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519.8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莫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能新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蒸发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级蒸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器(IDEC)为两级蒸发冷却器,其中,两级蒸发冷却器是一种采用“显冷技术”的系统,系统在第一阶段中不会增加湿度并且不会在第二阶段中进行蒸发冷却。
显冷是一种在不改变水蒸气绝对湿度和水平的条件下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工艺。因此,这种工艺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的绝对湿度增加或降低情况。如常规焓湿图、即图1中所示,一次空气的冷却过程显示为从A点到B点。显冷主要通过由C点到D点的二次气流来实现。由于二次气流会流入经处理表面上形成较薄“水膜”的交替加湿通道,因此,它会收集由水膜汽化而产生的水分,从而导致温度升高。这种过程详见图1中的C点到D点。
由于具有三种主要的优势特征,因此,IDEC可以取代干燥以及适度干燥气候条件下的蒸汽压缩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1.节能
IDEC单元并未采用制冷压缩机,因此要比传统空气调节系统更加节能。
2.较高的冷却能力
此外,与传统单级(如直接)蒸发冷却器相比,作为一种两级蒸发系统,IDEC单元具有更高的冷却能力。
3.低水分
IDEC单元向空气调节空间释放的水分较少,从而可以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以及更高的人员舒适度。
所有上述三种优势特征都可以协助减轻因传统空气调节系统而造成的环境损害。
间接蒸发冷却主要是通过使两个气流流经由较薄且平行的换热板以及交替干燥和加湿通道构成的系统来实现的。即将进行冷却的一次气流流经干燥通道;同时,二次气流流经平行的加湿通道。在这种情况下,较薄且平行的换热板两端上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之间存在的温度梯度将驱使热量从一次空气端流向二次空气端。这时,二次气流会与因加湿端换热板表面上存在细水雾而形成的水膜发生直接接触。而水膜则会通过吸收所需潜热来冷却换热板的方式发生汽化。因此,由于热量会从加热器的干燥端传递到通过蒸发来实现冷却的加湿端,所以说一次气流是通过与冷却板的干燥表面相接触的方式来实现冷却的。对标准的IDEC设计来说,会在冷却送风进入建筑物之前,在直接蒸发冷却阶段中对处于间接蒸发阶段下游的一次气流进行进一步冷却。
两级和单级蒸发冷却领域采用了多种传统技术。
在一种技术中,对用于固定或安装机器的跨越式送风管道有一定限制。而且,可能很难增大板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中,由于整个热交换器是加热成型的且由模塑柜构成,因此对尺寸增大有一定限制。
在上述两种技术中,由于未安装过滤器且现有条件并非是无菌的,因此对洁净空气有一定限制。
IDEC系统存在以下需求,即必须是可伸缩、节能的,必须采用无菌材料,不需要清洁流体(如空气),可以输送经过消毒的蒸发流体(如消毒水)以及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级蒸发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空气推进系统和热交换系统,
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一次热交换器和二次热交换器,所述一次热交换器由聚合物挤压成型段制成,所述一次热交换器和所述二次热交换器被安装在共用的无菌外壳中并且被置于水箱上,所述水箱也在所述无菌外壳中。
优选地,所述水箱由无菌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一次热交换器和所述二次热交换器并排配置于所述空气推进系统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无菌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挤压成型段包括层叠在一起的基底基质和非织造物构成的单元,所述基底基质的表面具有亲水性,所述非织造物喷有一层LDPE,
两个或更多个聚合物条安装于所述非织造物,从而将两个单元隔开构成空气流动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基底基质的表面经受过电晕处理,所述非织造物热熔在所述基底基质的经受过电晕处理的表面上,
所述聚合物挤压成型段由聚丙烯制成,
所述非织造物为纺粘型非织造物。
优选地,所述一次热交换器为干燥空气、湿空气显热热交换器,所述二次热交换器为绝热热交换器。
优选地,所述一次热交换器包括由所述聚合物条分隔开的多个单元。
优选地,所述空气推进系统包括用于清除尘粒的空气过滤器和鼓风机。
本实施方式如此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两级蒸发冷却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份常规焓湿图,显示了显热交换器中一次和二次气流的热交换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能新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绿能新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
- 下一篇:楼宇室内净化雾霾空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