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2564.3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宫文军;曹杨;魏宏超;代景艳;孙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21 | 分类号: | E04B1/21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梁柱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柱连接结构,具体的说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混凝土现浇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经济浪费大等缺点,不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加之近年来我国建筑人工费逐年攀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成为了房屋建筑领域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部件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标准化装配,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所有部件均已工厂预制,现场施工只需机械或人工安装,劳动量和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
管线预埋、保温实施等工序置于预制部件,交叉作业显著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消减;
所有部件均已工厂预制,装配工艺可精确控制;
现场湿作业减少,噪音低,现场基本不存在过程散料,粉尘污染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
机电与装修末端安装需求已纳入预制构件初始设计和施工,成品建筑品质较高;
现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一般采取套筒或浆锚连接模式,前者连接构造复杂,使用非通用建筑材料;后者存在大量现场焊接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由于工序验收,两者最终施工工期往往都变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设置专用预埋件解决节点刚度突变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预制柱、两根预制梁、三个型钢和至少六块连接板;
所述预制柱的中部横向预埋第一型钢,第一型钢贯穿预制柱,且第一型钢的两端从预制柱两侧伸出,并设有纵向钢筋和箍筋;
所述两根预制梁内部分别预埋第二型钢和第三型钢,两个型钢的另一端从预制梁内伸出;
第一型钢的两端分别和第二型钢、第三型钢的伸出端连接;第一型钢两端的翼缘、腹板分别和第二型钢、第三型钢伸出端的翼缘、腹板之间用连接板连接,并用高强螺栓固定。
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钢和第三型钢的一端分别与两根预制梁内的上下钢筋内侧焊接连接,并在其上部焊有抗剪栓钉。
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预制梁内分别焊有一块竖板,所述第二型钢和第三型钢的一端分别与该竖板的一面焊接连接,竖板的另一面焊接有两根预制梁内的上下钢筋和直锚筋。
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第三型钢的连接处设有箍筋。
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型钢为工字型型钢或双腹板型钢。
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上焊接抗剪栓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摆脱节点现浇老模式,将预制柱和预制混凝土梁预留部位通过高强螺栓直接拼装连接,此外设置专用预埋件解决节点刚度突变问题。这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经济适用,既可满足体系整体抗震可靠度,又摒弃了现场焊接,施工作业效率、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还存在以下优势:
施工快速便捷:用高强螺栓连接代替焊接,施工工艺简便,消除焊接检测工序,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结构体系安全可靠:将非线性变形集中于连接区域,结构其他部分保持弹性,节点连接形式安全性高。节点承载力与现浇节点相当甚至强于现浇节点,延性和能量吸收能力都好于现浇节点;
采用双腹板形式,减少刚度突变,提高承载力,型钢上设置抗剪栓钉,解决钢结构和混凝土连接处抗剪问题;
构造通用:较之套筒或浆锚连接模式,本发明申请采用常规高强螺栓连接,将混凝土结构体系与钢结构连接方式有机融合,设计与施工较为便利,质量控制与验收也易于实现,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型钢和预制梁内的上下钢筋内侧焊接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型钢和竖板焊接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型钢开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型钢和第三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三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2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计算机组合支架
- 下一篇:数字显示算盘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