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3762.1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官敏;黄茜茜;张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23 | 分类号: | C03B5/23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玻璃 冷却 部勺形池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玻璃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玻璃生产的原料熔制设备,由熔化部、澄清部、卡脖、冷却部等组成。冷却部由前山墙、池壁、池底、碹顶、后山墙等组成,冷却部前接卡脖、后接流液道,卡脖、流液道底面比冷却部池底高出一个台阶,玻璃液由卡脖流入冷却部、从流液道流出冷却部,靠冷却部面积将玻璃液温冷却至成型温度。冷却部水平剖面为矩形结构,前山墙与池壁之间为直角,后山墙与池壁之间也为直角,在拐角处玻璃液会形成缓滞流区,会造成玻璃液流温度不均,也会影响玻璃液流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平板玻璃溶制设备的冷却部与池壁玻璃液滞留导致玻璃液流温度不均、影响玻璃液流的控制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它包括池底、池壁、前山墙、后山墙、卡脖、流液道,其特征在于冷却部的池壁与前、后山墙之间的每个拐角处都设有一个勺形占位块,使整个冷却部池底也呈现勺形形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砌的勺形占位块的底层、中层、上层的弧形角度是由大变小的。
所述的冷却部勺形占位块与池底连为一体。
为了避免玻璃熔窑的冷却部前、后山墙与池壁之间的拐角阻碍玻璃液从流液道流出,我们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将冷却部前、后山墙与池壁之间的拐角处用耐火材料砖制成勺形占位块使玻璃液更易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廉价、能够解决冷却部玻璃液流动缓滞、玻璃液温度不均耗费能源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平板玻璃熔窑冷却部勺形池底,它包括池底1、池壁2、前山墙3、后山墙4、卡脖5、流液道6,其特征在于冷却部的池壁2与前、后山墙之间的每个拐角处都设有一个勺形占位块7。
如图2所示,所述堆砌的勺形占位块7的面积从底层、向中层及上层是由大逐渐变小的。
所述的冷却部勺形占位块7与池底1连为一体。
在堆砌勺形占位块7时,用耐火砖从池底1自下而上的堆砌成的勺形占位块7,同时堆砌成的勺形占位块7的弧形角度是由大变小堆砌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廉价、节省材料、能够解决冷却部玻璃液流动缓滞、玻璃液温度不均耗费能源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3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真空吸附载具的浸釉机
- 下一篇:纳滤结合螯合分离法增强浓缩浓盐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