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5227.X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郝文光;张月华;陈光;赵扬;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心 电抗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
背景技术
干式空心电抗器广泛应用于各电力系统,对提高电能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当系统投切电抗器、或特殊电抗器(如试验电抗器)工作时,电抗器将承受频率、幅值较高的电压,过高的电压将导致导线产生电晕现象,并使绝缘过早地发生击穿破坏。目前导线绝缘膜主要采用聚酯、聚酰亚胺等有机薄膜,其耐电晕性能较差,已不能满足特殊用途电抗器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提高绕组导线对电晕放电的耐受能力,延长电抗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绝缘导线,采用耐晕复合膜绕包导线,从而使得该导线能够减缓电晕放电对导线绝缘的损伤,延长电抗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待权利要求确定后追加)新型导线利用易浸层的浸漆及耐晕层的优异耐晕性能,达到提高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起晕电压及电晕耐受能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所述膜包导线包括导线和在所述导线上绕包的耐晕复合膜,所述耐晕复合膜由最外侧的易浸层、处于中间的耐晕层和位于最里侧且与所述导线接触的绝缘层复合而成。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所述耐晕层由云母纸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所述耐晕层的定量是50~100g/m2。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所述耐晕复合膜的宽度为8~20mm,厚度为0.1mm。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所述耐晕复合膜由所述易浸层、所述耐晕层和所述绝缘层按照顺序粘合压制而成。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绕包在所述导线上的所述耐晕复合膜的叠包率为30~40%。
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膜包导线中,优选:对绕包所述耐晕复合膜后的所述膜包导线浸渍绝缘漆,使所述膜包导线固化成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绝缘导线、空心电抗器的生产设备,仅需调整生产工艺,即实现新型导线、空心电抗器的生产制造,到达延长电抗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膜包导线的主体结构图。
图中:1、易浸层;2、耐晕层;3、绝缘层;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新型膜包导线,包括导线4和绕包在导线4上的耐晕复合膜。
所述耐晕复合膜由最外侧的易浸层1、处于中间的耐晕层2和位于最里侧且与导线4接触的绝缘层3复合而成。其中绝缘层3主要起到绝缘的作用,可选用聚酯或亚胺薄膜,厚度优选25~30μm;耐晕层2可选用具有较强的电晕耐受能力的云母纸等,定量在50~100g/m2,以达到减缓电晕对绝缘层3的破坏目的,即减缓电晕对主绝缘的电蚀损伤;易浸层1可选聚酯非织布等,其一面与耐晕层2粘合在一起,另一面作为最外侧表面,可在绕包过程中避免机械作用对耐晕层2的损伤。
首先对耐晕复合膜的制作方法加以说明。将易浸层1、耐晕层2、绝缘层3按顺序叠加复合成耐晕复合膜。例如可以通过胶粘剂将易浸层1、耐晕层2、绝缘层3按顺序粘合压制而形成耐晕复合膜,所述耐晕复合膜为柔软的长方形薄膜,其宽度优选为8~20mm,厚度为0.08~0.2mm,优选为0.1mm。
其后,在制作好耐晕复合膜后,采用绕包机,按照一定的叠包率(重叠宽度与薄膜宽度之比)绕包,将导线绕包至完全缠绕覆盖导线4,在绕包时将耐晕复合膜中绝缘层3的一面与导线4接触,使易浸层1处于最外侧。其中,叠包率过大会导致耐晕复合膜的浪费,叠包率过小又会影响其绝缘效果,因此叠包率优选例如30~40%。
最后,对于经绕包而成的耐电晕导线,在生产干式空心电抗器时,在完成绕包的导线外层,即叠包而成的易浸层浸渍绝缘漆,最终固化后使导线成为整体,形成新型耐晕绝缘导线,提高绕组的机械强度及起晕电压,其电晕耐受时间可增加3~5倍。此处,绝缘漆采用市售的具有绝缘性能的漆料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5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棚锁止器一体化站点
- 下一篇:一种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