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锤脱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5628.5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晓明 |
主分类号: | B25D17/10 | 分类号: | B25D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锤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电锤打深孔时,钻头易于卡住。此时,电锤的电机仍然在工作,该电机的扭矩仍然作用于钻头上,当钻头无法旋转时,电锤机身即会将扭矩传递出来,从而该机身形成旋转或具有极大扭矩,继而该电锤机身就会伤人。
为此,不少电锤均配备了脱扣装置(或称为脱扣离合装置)。见图1所示,常见的脱扣装置包括位于电锤的机身上的下轴承11和上轴承12,该下轴承11和该上轴承12内固定有一齿轴20,该齿轴20上位于该下轴承11和上轴承12之间从下至上的通过间隙或过渡配合的方式套有弹簧座30、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压板4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摩擦片5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主动齿轮6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摩擦片5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压板42,同时,该齿轴20上端位于该上轴承12的上方固定有用于带动钻头的从动齿轮70。而且,该弹簧座30的上端固定有一碟簧80,该碟簧80的上端作用于该下压板41的下表面上。这样,在该碟簧80向上给予该下压板41的挤压力足够时,连接至电锤的电机的主动齿轮60旋转后通过该上摩擦片52带动该齿轴20旋转,最终该从动齿轮70旋转。显然,当该钻头被卡住而无法旋转时,该主动齿轮60和该上摩擦片52即会产生打滑,继而电锤的机身不会伤人。
然而,当该下磨擦片51或该上摩擦片52使用一段时间而磨损后,即便磨损的程度较小,亦会造成该碟簧80的压力减少很大,相对的,使该主动齿轮60给予该上摩擦片52的磨擦力会减小,从而无法使该从动齿轮60正常工作。即,该脱扣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锤脱扣装置,它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锤脱扣装置,包括位于电锤的机身上的下轴承和上轴承,该下轴承和该上轴承内固定有一齿轴,该齿轴上位于该下轴承和上轴承之间从下至上的通过间隙或过渡配合的方式套有弹簧座、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压板、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摩擦片、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主动齿轮、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摩擦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压板,同时,该齿轴上端位于该上轴承的上方固定有用于带动钻头的从动齿轮,所述弹簧座上设有至少2个开口向上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均设有一柱形压簧。
所述容纳腔为围绕该齿轴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3个。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使用寿命较长。本发明的电锤脱扣装置采用柱型压簧替代原有技术的碟簧。由于相对于碟簧而言,柱形压簧具有更大的伸缩余量,即便上磨擦片或下摩擦片磨损一定量,该柱型压簧所损失的压力亦较小,作用在上、下二个磨擦片上的挤压力变化较为有限,从而主动齿轮和上摩擦片之间不会产生打滑。即,有效增加了该电锤脱扣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有技术的电锤脱扣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锤脱扣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2所示:电锤脱扣装置,包括位于该电锤的机身上的下轴承11和上轴承12。该下轴承11和该上轴承12的内圈中固定有一齿轴20。该齿轴20上位于该下轴承11和上轴承12之间从下至上的通过间隙或过渡配合的方式套有弹簧座30、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压板4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下摩擦片51、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套有主动齿轮6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摩擦片5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有上压板42。当然,该下摩擦片51可以固定在该下压板41上、该上摩擦片52可以固定在该上压板42上。同时,该齿轴20上端位于该上轴承12的上方固定有用于带动钻头的从动齿轮70。其中,该弹簧座30上设有至少2个开口向上的容纳腔31,该容纳腔31内均设有一柱形压簧90。当然,该柱形压簧90的两端分别作用于该容纳腔31的底部和该下压板41的下表面上。较优的,该容纳腔31为围绕该齿轴20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3个。即,该柱形压簧90亦为3个。
这样,在该柱形压簧90向上给予该下压板41的挤压力足够时,该主动齿轮60和该上摩擦片52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继而连接至该电锤的电机的主动齿轮60旋转后通过该上摩擦片52带动该齿轴20旋转,最终该从动齿轮70旋转。而且,当该钻头被卡住而无法旋转时,该主动齿轮60和该上摩擦片52之间的摩擦力相对于操作者的握持能力而言扭矩较小,从而该主动齿轮60和该上摩擦片52之间会产生打滑,继而电锤的机身不会伤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晓明,未经吕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5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