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285.4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7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矿山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是由混合搅拌槽(1)、紫外/臭氧氧化槽(2)、混凝搅拌槽(3)、沉淀池(4)、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回水池(6)、水泵(7)、臭氧发生器(8)和风机(9)构成,其中混合搅拌槽(1)的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合搅拌槽进水管(11)和混合搅拌槽出水管(12),在混合搅拌槽进水管(11)上设有酸碱试剂加药管(13),混合搅拌槽出水管(12)与水泵(7)相连,混合搅拌槽(1)内部装有搅拌装置;紫外/臭氧氧化槽(2)外壳为圆槽形,上面采用半球形封头(29)密封,紫外/臭氧氧化槽(2)侧身的下方设有与水泵(7)相连的氧化槽进水管(21),侧身上方设有氧化槽出水管(22),紫外/臭氧氧化槽(2)内部设有竖立的紫外灯管(23),紫外灯管(23)固定在上下灯座(25)上,紫外灯管(23)外面设有石英玻璃套管(24),紫外/臭氧氧化槽(2)底部设有臭氧曝气管(26),臭氧曝气管(26)前端设有臭氧曝气支管(27)和臭氧微孔曝气器(28),臭氧曝气管(26)末端与臭氧发生器(8)相连;混凝搅拌槽(3)侧身上下方分别设有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和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混凝搅拌槽进水管(31)与氧化槽出水管(22)相连,混凝搅拌槽出水管(32)与水泵(7)相连,混凝搅拌槽(3)上方设有凝聚剂加药管(33)和絮凝剂加药管(34),混凝搅拌槽(3)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沉淀池(4)为圆形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4)上部中心设有与水泵(7)相连的沉淀池进水管(41),周边设有沉淀池溢流堰(42)和沉淀池溢流槽(43),沉淀池溢流槽(43)底部设有沉淀池出水管(44);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为圆筒形,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反应池进水管(51),反应池进水管(51)与沉淀池出水管(44)相连,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底部设有曝气管(54),曝气管(54)前端设有曝气支管(55)和微孔曝气器(56),曝气管(54)末端与风机(9)相连,微孔曝气器(56)上方设有滤网(57),滤网(57)上方为活性炭层(58),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上部周边设有反应池溢流堰(52)和反应池溢流槽(53),反应池溢流槽(53)底部设有溢流槽出水管(531);回水池(6)为系统反应后的集水池,回水池(6)内分别设有回水池进水管(61)和回水池抽水管(62),回水池进水管(61)与溢流槽出水管(53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臭氧氧化槽(2)中紫外灯管(23)成圆形阵列在氧化槽内部,紫外灯管(23)波长在180~75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曝气管(26)前端两侧等间距镜像设有臭氧曝气支管(27),同侧的臭氧曝气支管(27)平行排列,倾斜角度15~90°,各臭氧曝气支管(27)上等间距设有臭氧微孔曝气器(28)。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孔曝气器(28)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钛合金或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臭氧氧化槽(2)、灯座(25)、臭氧曝气管(26)和臭氧曝气支管(27)为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54)前端设有曝气支管(55),曝气支管(55)呈“卍”字形均匀的分布在生物活性炭反应池(5)底部,各曝气支管(55)上等间距设有微孔曝气器(56)。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57)为圆盘形,中心开孔尺寸与反应池进水管(51)的外径相等,滤网(57)周身布满方形或圆形滤孔(571),滤孔(571)尺寸小于活性炭层(58)中活性炭颗粒的大小,滤网(57)上圆形阵列设置4~32个滤网支撑架(572)。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池抽水管(62)距离池底的距离为池深的1/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2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