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6590.3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充气轮胎,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泥地的全地形车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全地形车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消费者热衷这种多功能的新车型,而在泥泞地形下驾驶全地形车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项目。全地形车在泥泞地形行驶时容易发生轮胎陷入泥地而无法行驶的状态。这就要求轮胎在泥地行驶时应适当提供良好的侧面牵引性,以提升轮胎在泥地的脱困能力。
目前全地形车轮胎的胎肩部花纹块常采用同一弧面的设计。当轮胎在泥地行驶时,因胎肩部的排泥空间有限,无法有效地进行排泥以提高轮胎的牵引性能,另外同一弧面的胎肩部花纹块也不能提供多个有效的接触面以提供侧面牵引性能。
为提升轮胎在泥地行驶时的侧面牵引性,可于轮胎胎边设置花纹块,常用胎边设置的花纹块样式如图1所示, 胎边设置有一系列由胎肩部向胎边部径向延伸的单一花纹块10’, 胎边单一花纹块10’处与两个相邻的单一花纹块10’间隔处的刚性差异性较大,驾驶时容易发生跳动的现象,影响驾驶舒适性,另外此设置也大大增加了轮胎的重量。为改善这一问题,现有的设计可将单一花纹块10’分割成径向的复数个子花纹块11’,如图2所示。 每个子花纹块11’的周向宽度相同,每个子花纹块11’的轴向高度也相同。子花纹块11’的边缘效果可提供轮胎在泥泞恶劣地形下行驶的侧面牵引性能,但仍无法彻底改善轮胎胎边刚性不均衡性的现象,无法达到提升驾驶舒适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地用的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可以实现确保轮胎行驶的舒适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泥泞恶劣地形下行驶的侧面牵引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地形车充气轮胎,在轮胎胎肩部上周向均匀设有内弧花纹块和外弧花纹块,内弧花纹块和外弧花纹块分别沿周向对称并彼此交错设置,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肩部至胎边部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呈弧线形或倾斜线形的边部花纹块组,轴向两侧的边部花纹块组彼此沿轮胎周向对称并交替设置,每个边部花纹块组均由多个边部子花纹块构成。
优选地,所述边部子花纹块的长度由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呈递减设置,所述相邻两个边部子花纹块的间隔宽度由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呈递减设置,所述边部子花纹块的厚度由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呈递减设置。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边部子花纹块的间隔宽度与对应边部子花纹块的厚度的比值为1.0~8.0。
优选地,所述边部子花纹块的长度与该边部子花纹块的间隔宽度的比值为0.5~6.5。
优选地,所述内弧花纹块距轮胎周向中心平面的延伸宽度与外弧花纹块距轮胎周向中心平面的延伸宽度的比值为0.6~0.9。
优选地,所述内弧花纹块距轮胎周向中心平面的延伸宽度为轮胎断面宽度的35%~60%;所述外弧花纹块距轮胎周向中心平面的延伸宽度为轮胎断面宽度的45%~70%。
优选地,所述外弧花纹块的延伸高度设为轮胎断面高度的45%~60%
优选地,所述边部花纹块组的周向长度为单个胎面花纹周期长度的55%~85%,所述边部花纹块组的两端部连线与轮胎周向中心平面的夹角为5°~35°。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边部花纹块组的间隔宽度为轮胎外周长的3%~20%。
优选地,所述内弧花纹块向轴向两侧延伸的端部外轮廓可为弧线形或直线形;外弧花纹块向轴向两侧延伸的端部外轮廓可为弧线形或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胎肩部采用内弧花纹块和外弧花纹块两种不同延伸宽度的形式,并在胎肩部至胎边部设有多个呈弧线形或倾斜线形的边部花纹组,每个边部花纹块组由多个优化长度、间隔宽度及厚度的边部子花纹块所构成,如此设置可以实现确保轮胎行驶的舒适性的同时提升轮胎在泥泞恶劣地形下行驶的侧面牵引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1所述的轮胎胎边花纹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2所述的轮胎胎边花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轮胎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轮胎的胎边花纹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6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变形的汽车前车门板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密度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