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166.0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付世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7/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辐照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轻型 耐高温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性能、高质量的军用电缆的支持配套,航空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的研制就是为了目前市场的需求。航空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其技术性能达到了美国军用标准MIL-W-22759的同类产品的技术性能,具备了更优良的柔软性和适应性,与美国瑞侃公司的55号线相比更具完美,属于当今军用电线电缆的顶尖产品。它的特殊结构解决了航空航天导线和电缆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包括大小、重量、阻燃、耐用、机械强度及对化学环境的抵抗。这种节约空间的绝缘层很好的符合机载和星载设备对空间及重量的要求,并为飞机和机械设备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机械和化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它主要包括两组导体缆芯、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氯磺化聚烯烃护套层以及铜导体缆芯,所述导体缆芯绞制成两组,每组导体缆芯内部设置有布置于中心位置的19根镀银铜导体以及镀银铜导体之外层的16组镀锡铜导体线芯,19根镀银铜导体之外包裹一层乙丙橡胶绝缘层,所述乙丙橡胶绝缘层之外依次包裹一层铝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一层交联乙烯共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以及一层氯丁橡胶护套层,所述的16组镀锡铜导体线芯均匀挤包在铝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以及交联乙烯共聚四氟乙烯绝缘层之间,所述铜导体缆芯为两组,均匀挤包在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内部。
两组导体缆芯之外包裹一层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所述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之外包裹一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所述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内部结构为立体网状结构。
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内部结构为立体网状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此种电缆容易敷设安装、弯曲灵活,容易剥线、挂锡和做终端处理;辐照前大分子是线性结构、辐照交联后大分子之间产生键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辐照交联后绝缘层的机械物理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耐温度提高到了200℃,耐开裂,耐辐射。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体缆芯;11、镀银铜导体;12、乙丙橡胶绝缘层;13、铝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14、交联乙烯共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5、氯丁橡胶护套层;16、镀锡铜导体线芯;2、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氯磺化聚烯烃护套层;5、铜导体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航天用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轻型耐高温电缆,它主要包括两组导体缆芯1、镀银圆銅丝编织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氯磺化聚烯烃护套层4以及铜导体缆芯5,所述导体缆芯1绞制成两组,每组导体缆芯1内部设置有布置于中心位置的19根镀银铜导体11以及镀银铜导体11之外层的16组镀锡铜导体线芯16,19根镀银铜导体11之外包裹一层乙丙橡胶绝缘层12,所述乙丙橡胶绝缘层12之外依次包裹一层铝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13、一层交联乙烯共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4以及一层氯丁橡胶护套层15,所述的16组镀锡铜导体线芯16均匀挤包在铝带铠装聚乙烯护套层13以及交联乙烯共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4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铜导体缆芯5为两组,均匀挤包在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2内部,所述铜导体缆芯5横截面积小于36 mm2 ,大于30mm2。
两组导体缆芯1之外包裹一层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2,所述镀银圆銅丝编织屏蔽层2之外包裹一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
进一步的,所述镀银圓銅丝编织屏蔽层2内部结构经过辐照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内部结构经过辐照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层厚 0.45-0.80mm之间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通过持续在 300℃条件下 7 小时的加速高温老化实验;对纵向切入与摩擦有很强的抵抗力,高温切透力是一般 ETFE 结构导线的两倍;氯磺化聚烯烃护套层4层厚 0.25-0.45mm之间 。
进一步的,镀银铜导体11截面小于12 mm2 ,大于8mm2;镀锡铜导体截面小于8 mm2 ,大于6 mm2 ;本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6倍。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防火控制电缆
- 下一篇:防鼠测斜仪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