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7701.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彬;褚晓广;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尤其是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实验表明:光伏组件的表面灰尘和结垢问题严重影响了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因而保证光伏组件表面清洁是维持太阳能光伏转化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出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自清洁装置,此种装置通过智能控制,驱动机械装置清除光伏组件上的灰尘。这种自清洁装置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机构部件多、能耗及运行维护成本高等不足,不易大面积使用。
也有采用化学手段来实现光伏组件自清洁,如在申请号为CN201120320785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纳米自清洁双玻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组件的盖板玻璃为纳米覆膜玻璃,其表面具有超亲水性能,该特性可以使水分子均匀地在玻璃表面铺展开来,并且完全浸润玻璃,通过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激活玻璃表面镀膜里的纳米材料,产生光催化反应,纳米材料分解由于污染而吸附到玻璃表面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通过水的重力将附着于玻璃上的污染携带走,从而达到自洁效果。该种方法采用的纳米覆膜玻璃制备困难,而且由于需要阳光照射才能分解吸附到玻璃表面的污染物,因而不能有效利用雨水实现全天候光伏组件自清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它无需机械装置,且可有效利用雨水实现自清洁功能,从而有效维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包括上盖板、黏结剂、光伏电池片、底板、边框;所述上盖板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具有仿荷叶表面结构;所述仿荷叶表面结构为一种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其条纹宽度为10~20μm,条纹深度为10~15μm,条纹之间的距离为50~7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光伏组件具有仿荷叶表面,因而可充分利用雨水,实现全天候光伏组件自清洁,无需任何机械装置,即可有效维持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光伏组件运行维护费用低,益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的截面图。
其中,1-上盖板;2-黏结剂;3-光伏电池片;4-底板;5-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包括上盖板1、黏结剂2、光伏电池片3、底板4、边框5;所述上盖板1为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具有仿荷叶表面结构;所述仿荷叶表面结构为一种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其条纹宽度为10~20μm,条纹深度为10~15μm,条纹之间的距离为50~70μm。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在使用时,由于上盖板1的表面具有仿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具有最好的超疏水表面,所以,当雨水淋到光伏组件时将汇聚成水珠,而光伏组件均为倾斜安装,使得水珠随即流掉,同时洗掉光伏组件表面上的所有灰尘,实现了自清洁的功能,从而可维持光伏组件的高发电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7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透光图案的电容式按键
- 下一篇:一种太阳方位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