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总成和车辆能量吸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137.6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赛伊德·努希尔;里达·巴库什;拉胡尔·阿罗拉;萨伊德·大卫·巴尔巴;贾梅尔·E.·贝尔瓦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总成 车辆 能量 吸收 | ||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轨;
偏转器组件,包括:
前部构件,具有外侧端和枢转连接至所述主轨的内侧端;
后部构件,具有内侧端和外侧端,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主轨,所述后部构件的外侧端枢转连接至所述前部构件的外侧端;以及
受拉杆件,设置于所述前部构件的内侧端和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之间,其中,所述偏转器组件在正常使用位置和碰撞位置间是可操作的,所述受拉杆件在所述正常使用位置时是松弛的,所述受拉杆件在所述碰撞位置时是拉紧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包括滑块部分,所述滑块部分在所述偏转器组件从所述正常使用位置向所述碰撞位置移动时在所述主轨上向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器组件配置为通过正面碰撞事件从所述正常使用位置移动到所述碰撞位置,所述偏转器组件配置为在所述正面碰撞事件期间使所述车架总成横向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器组件配置为在所述偏转器组件处于所述碰撞位置时在所述受拉杆件上施加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构件和所述后部构件通过圆柱接头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构件采用圆柱接头枢转连接至所述主轨。
7.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轨;
偏转器组件,包括:
前部构件,具有外侧端和枢转连接至所述主轨的内侧端;
后部构件,具有内侧端和外侧端,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主轨,所述后部构件的外侧端枢转连接至所述前部构件的外侧端;以及
受拉杆件,设置于所述前部构件的内侧端和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器组件配置为通过正面碰撞事件从正常使用位置移动到碰撞位置。
9.一种车辆能量吸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轨;
偏转器组件,包括:
前部构件,具有外侧端和枢转连接至所述主轨的内侧端;
后部构件,具有内侧端和外侧端,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主轨,所述后部构件的外侧端连接至所述前部构件的外侧端;以及
载荷接收构件,设置于所述前部构件的内侧端和所述后部构件的内侧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能量吸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接收构件平行于所述主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1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