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364.9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梁杨;刘晓力;李晓明;朱宏文;王超;赵大海;刘苗青;胡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理线器。
背景技术
在机房内进行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对线缆进行布放整理,在当前实际进行线缆布放时,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布放、捆绑和梳理,在线缆数量较多时,线缆布放整理十分耗时费力,并且整理后的线缆大都是简单堆叠罗列,不但维护困难,而且影响机房整体美观。
现有技术中的综合布线专用线槽,长方形线槽盒体内有竖向栅格,每个栅格槽内可竖向堆叠穿放多层线缆,每层一条,其缺点在于:一、在制作线槽时需要针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定制,灵活性较差;二、每个栅格槽内罗列多层线缆,在线缆发生故障时,故障排查依旧较难,特别是在线缆较多的时候,准确定位较难;三、当一个线槽用满时,或者当出现线缆需要交叉布放情况时,需要再启用新的线槽横向排放,占用了水平方向的走线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垂直空间,空间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线器,用以解决现有机房中线缆布放整理费时耗力以及线缆维护困难、故障排查定位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理线器,包括:
底部面板,所述底部面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板;
设置于所述底部面板上且与所述滑板连接的多个线槽;
固定于所述滑板一端的联动调节装置;
其中,所述线槽的宽度可通过所述联动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多个线槽等间距地分布在所述底部面板上。
其中,每个所述线槽包括:固定梳理片以及与所述固定梳理片平行设置的可滑动梳理片。
其中,所述固定梳理片垂直固定于所述底部面板上,所述可滑动梳理片垂直固定于所述滑板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梳理片通过夹紧固片以及紧固件垂直固定于所述底部面板上,所述可滑动梳理片通过夹紧固片以及紧固件垂直固定于所述滑板上。
其中,所述联动调节装置包括:
固定于所述滑板一端的下表面的齿形固件;
设置于所述齿形固件的下部,带有螺纹结构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齿形固件配合连接;
螺杆固定杆,所述螺杆固定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部面板远离所述联动调节装置的一端;
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的旋钮。
其中,所述调节螺杆可绕所述螺杆固定杆旋转。
其中,上述理线器还包括:
垂直设置于所述底部面板四个边角位置上的支撑孔柱;
与所述支撑孔柱连接的顶部面板。
其中,所述底部面板以及所述顶部面板的四个边角位置上均设置有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线器,通过联动调节装置调节线槽的宽度,易于各种不同直径线缆的布放梳理,有利于线缆的维护、故障排查定位以及线缆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底部面板,12-螺丝孔,13-支撑孔柱,14-线槽,21-固定梳理片,22-夹紧固片,23-紧固件,24-可滑动梳理片,3-联动调节装置,31-滑槽,32-滑板,33-齿形固件,34-调节螺杆,35-螺杆固定杆,36-旋钮,41-顶部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现有机房中线缆布放整理费时耗力以及线缆维护困难、故障排查定位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理线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理线器包括:
底部面板11,所述底部面板11上设置有滑槽31,所述滑槽31内设置有滑板32,其中,滑槽31与底部面板11的一组对边平行且底部面板为正方形;
设置于所述底部面板11上且与所述滑板32连接的多个线槽14,进一步地,每个线槽14包括:固定梳理片21以及与所述固定梳理片21平行设置的可滑动梳理片24;
固定于所述滑板32一端的联动调节装置3,其中,联动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于所述滑板32一端的下表面的齿形固件33;
设置于所述齿形固件33的下部,带有螺纹结构的调节螺杆34,所述调节螺杆34通过所述螺纹结构与所述齿形固件33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波浪浮标专用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通讯网络管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