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内胎轮胎及使用该轮胎的车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379291.5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公告)号: CN204037242U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杨银明 申请(专利权)人: 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C15/00 分类号: B60C15/0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任岩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内胎 轮胎 使用 车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与轮胎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提升与轮圈间的气密性的无内胎轮胎及使用该轮胎的车轮。

背景技术

除了火车以外的交通工具,通常是通过引擎驱动轮胎转动,接着转动的轮胎会通过自身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来驱使交通工具移动,现有的轮胎是在轮圈与轮胎之间装设有能充气的内胎,充饱的内胎不仅能支持汽车本身的重量,又可达到吸收震动与减少橡胶使用量的效果。

装设有内胎的轮胎的汽、机车或自行车在行驶时,若轮胎意外被尖锐物(如钉子)穿刺,其内胎的气体会由被穿刺的穿孔而外漏,导致轮胎无法支撑汽、机车或自行车继续行驶,另外,有内胎的轮胎尚存在有如胎压过高导致内胎折裂以及易漏气等问题。

如今,为了改善传统有内胎的轮胎其上述具有的缺点,进而发展出一种无内胎轮胎,如图1所示,若该无内胎轮胎30行驶中遭到异物穿刺,使该无内胎轮胎30产生破裂或裂缝时,其内部的气体并不会瞬间的漏光,而是通过轮胎本身的延展性,将异物所产生的破洞自动填补,虽然不能使破洞完全被填满,但缩小后的裂痕或破洞能使气体改为缓慢地漏出至该无内胎轮胎30之外,因此,即使无内胎轮胎30被尖锐物刺破也可以再支撑一段时间,直到驾驶将交通工具行驶至维修地点进行修补。

而原本无内胎轮胎30与轮圈40的接缝处是通过无内胎轮胎30内部充气后使其体积扩张,将两者间的接缝密合,但当无内胎轮胎30泄气的后,无内胎轮胎30会因为负重而变形,无内胎轮胎30与轮圈40之间的接缝处则会不再紧密配合,接缝处则开始泄气,使泄气的面积比具有内胎的轮胎更大,而容易衍生使用上的安全疑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胎轮胎及使用该轮胎的车轮,通过此改良结构提高轮胎与轮圈接缝处的静摩擦力,使轮胎与轮圈间的气密性更加提升。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无内胎轮胎用以设置于一轮圈上,且该无内胎轮胎两侧的胎唇供与该轮圈接抵,且各具有由外至内依序连接的一侧接触面、一转折面以及一底接触面,而该底接触面于与该转折面的交会处具有一足跟端,且定义有一水平轴线通过该轮胎的两侧胎唇的足跟端并平行于该轮圈的中心轴,而该底接触面上相反于该足跟端的一端为一足尖端,其特征在于:该足跟端与该足尖端间具有一中继点,且该足跟端至该中继点的延伸线与该水平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该中继点至该足尖端的延伸线与该水平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二夹角不等于该第一夹角。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但小于15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为10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但小于20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夹角的角度是15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侧接触面的延伸线与该中继点间的水平距离为6毫米。

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更提供有一种车轮,包含有一无内胎轮胎以及一轮圈。其中,该轮胎于两侧的胎唇各具有由外至内依序连接的一侧接触面、一转折面以及一底接触面,而该底接触面于与该转折面的交会处具有一足跟端,且定义有一第一水平轴线通过该轮胎的两侧胎唇的足跟端,而该底接触面上相反于该足跟端的一端为一足尖端;该足跟端与该足尖端间具有一中继点,且该足跟端至该中继点的延伸线与该水平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而该中继点至该足尖端的延伸线与该水平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不等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该轮圈的轮面两侧各具有由外至内依序连接的一卷边、一凹缘以及一固定面,且分别与该侧接触面、该转折面以及该底接触面接抵;另外,该轮圈定义有一第二水平轴线通过该凹缘与该固定面的交会处,且平行于该轮圈的中心轴及该第一水平轴线,而该固定面的延伸线与该第二水平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且该第三夹角的角度不大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并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且该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三夹角的角度大于0度但小于10度。

依据上述构思,其中该第三夹角的角度为5度。

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水平轴线至该轮圈中心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水平轴线至该轮圈中心轴的距离。

由此,通过上述胎唇的底接触面为双角度的结构设计,便可使该胎唇与轮圈的密合更好,两者间的相对摩擦力也更大。当轮胎因泄气而变形时,该胎唇与轮圈间也能保持密合,使该无内胎轮胎的空气不会由两者接缝处泄漏。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9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