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斜交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9961.3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B60C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刘辉;廉红果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尤其涉及一种低扁平比的充气斜交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现有电动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对速度及续航里程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对于其配套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要求也更高。相较普通胎,低扁平轮胎的操控稳定性能会更好,但其充气后胎冠部位变形较大,特别是出于湿地性能考虑,在胎冠中心一般设置周向主沟槽。这加大了胎冠的变形,使轮胎的接地面积大幅减小,从而影响到操控及磨耗性能。为解决这一矛盾,通常在胎面与胎体之间设置缓冲层,用以增强胎面刚性及束缚胎体,来减少胎冠中心位置的变形,一般来说,胎体缓冲层宽度超过整个胎面宽度。如此做法虽能解决上述困扰,但由于接地面积过大又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斜交轮胎,其能抑制胎冠的变形,从而提高轮胎的操控稳定性及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且兼顾湿地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充气斜交轮胎,轮胎胎体从内到外包括内面层、胎体帘纱层、缓冲层,胎面周向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主沟槽,在该主沟槽的两侧设有周向细沟槽;在每个所述细沟槽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第二主沟槽;所述第一主沟槽的深度小于第二主沟槽的深度;所述第一主沟槽的深度为2-4.5mm;相邻两个第二主沟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胎面宽度的40%-70%;所述缓冲层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第二主沟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或等于胎面宽度的70%。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采用单层或多层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浅沟设计和缓冲层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第二主沟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或等于胎面宽度的70%,使得胎冠部的径向成长被缓冲层束缚,而中心充气后成长使其胎面弧度变大,有利于提高操控稳定性,并同时考虑车辆的续航里程,且胎冠中心第一主沟槽设置确保了湿地的操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斜交轮胎的胎面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气斜交轮胎的断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充气斜交轮胎,其胎面6周向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一主沟槽4,且上述主沟槽作浅沟设计,在该主沟槽的两侧设有周向细沟槽7;在每个所述周向细沟槽7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第二主沟槽5。所述第一主沟槽的深度h1小于第二主沟槽的深度h2;所述第一主沟槽的深度h1为2-4.5mm。此种设计不仅使得胎面中心部位保持较高的刚性,而且能保证轮胎的湿地性能及抑制中心沟的变形,从而达到提升操控的效果。另相邻两个第二主沟槽5的中心线11、22之间的距离L1为胎面宽度W的40%-70%。若上述距离L1过大,会导致接地面积变大,从而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若上述距离L1过小,会造成接地面积变小,致使操控稳定性下降。轮胎胎体从内到外包括内面层1、胎体帘纱层2、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采用单层或多层设置,所述缓冲层3的宽度L2大于相邻两个第二主沟槽5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且小于或等于胎面宽度W的70%。如果上述长度L2过小或过大,均影响到轮胎的接地面积,导致部分性能下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主沟槽4采用浅沟设计有效抑制胎面6在充气后的变形,加之缓冲层3的束缚,使胎面弧度变大,有利于改善轮胎磨耗性能及操控稳定性,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及湿地的操控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9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旋翼潜水飞行器
- 下一篇:搬运机器人用的驱动单元